拉赫曼尼诺夫: “六呎半的愁眉苦脸” 作曲家

俄国作曲家拉赫曼尼诺夫(Sergei Rachmaninov,1873-1943)的作品,许多自命不凡、自认品位甚高的乐评家和音乐史家对之评价并不高。

责任编辑:朱又可

拉赫曼尼诺夫的忧郁,不是心理失常之所致,而是文化上的失落感。作为一个技艺超群的钢琴演奏家,他是一个国际主义者,到处受到各国观众的爱戴,他可以靠演奏钢琴赚钱养家,然而并不能满足他的创作欲望。(视觉中国/图)

(本文首发于2018年3月29日《南方周末》)

俄国作曲家拉赫曼尼诺夫(Sergei Rachmaninov,1873-1943)的作品,许多自命不凡、自认品位甚高的乐评家和音乐史家对之评价并不高。然而,喜欢古典音乐的大众和不少钢琴演奏家却十分喜欢聆听或演奏拉氏的作品,特别是他的第二和第三号钢琴协奏曲,前者的主题旋律被改编为流行歌曲,后者经由卖座影片《Shine》(一译《闪亮的风采》,1966)的渲染,变成了演奏者技巧的试金石和观众的宠儿。这两首协奏曲的知名度足以压盖他所有的其他作品:三首交响曲和其他管弦乐曲,三部短歌剧,少数的室内乐作品和大量的钢琴独奏曲和歌曲。在世界各地的古典音乐会上,拉赫曼尼诺夫是一个响当当的名字,然而在音乐史和音乐研究领域,他只不过是一个无足轻重的边缘人物,和他同时代的史特拉文斯基的地位无法相比。

我个人却是一个拉氏的粉丝,听他的第二号钢琴协奏曲的唱片长大。这首曲子的旋律可谓荡气回肠,特别是第二乐章,在我年轻的心灵中勾起了无穷的浪漫幻想。他的第一和第四号钢琴协奏曲却似乎乏人问津。此次2018年第46届香港艺术节请到俄罗斯钢琴家马祖耶夫(Denis Matsuev)和俄罗斯“史维特兰诺夫”国家交响乐团来港献艺,把四首协奏曲分三场连续演奏,另配以史特拉文斯基的《火鸟》组曲、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和拉氏自己的《交响舞曲》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柯珂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