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悲鸿生命”,却只“暂属悲鸿” 《八十七神仙卷》的传奇与谜团

徐悲鸿曾感叹,“抑世界所存中国画人物无出其右,允深自庆幸也”。

责任编辑:邢人俨

2018年4月,《八十七神仙卷》真迹首次全卷向公众开放。此画长292厘米、宽30厘米,由徐悲鸿于1937年购入,后历经波折,始终被徐悲鸿视为珍宝收藏。徐悲鸿去世后,看过此画原作的人寥寥无几。图为《八十七神仙卷》局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供图/图)

(本文首发于2018年4月26日《南方周末》)

徐悲鸿曾感叹,“抑世界所存中国画人物无出其右,允深自庆幸也”。

87个神仙还是88个神仙

2018年4月3日,《八十七神仙卷》真迹特展的最后一天,人气依然高涨。《八十七神仙卷》是中央美院建校100周年“悲鸿生命——徐悲鸿艺术大展”中最受瞩目的藏品。观众需要排几个小时队,才得以在恒温恒湿的15米长的玻璃长柜前,匆匆一睹这幅绢本白描长卷的真容。有人反复排队,就为了多看一眼。徐悲鸿纪念馆副馆长、徐悲鸿孙子徐骥在这幅作品借出展览的四天里,几乎不离展柜,并不断提醒人们不能拍照。

4月1日开展以来,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李凇每天都会来到展厅,一次次观摩这件珍宝。2006年,得到徐悲鸿纪念馆馆长廖静文的特许,李凇第一次见到《八十七神仙卷》真迹,徐骥为他打开了尘封的箱子。据徐骥介绍,自1953年徐悲鸿去世后,看过这张画原作的人不超过10个。第一次小范围展览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中国国家博物馆的文物精品展,由于没有可供长卷展开的展柜,只能在一个一米长的柜子里展开局部,参观者只有国家领导人和十几个外国元首,而展览只持续了两个小时即撤展。

这是《八十七神仙卷》真迹第一次全卷向公众开放。“悲鸿生命”策展人、中央美院美术馆理论出版部主任红梅还破天荒地将《八十七神仙卷》真迹和一幅北宋武宗元《朝元仙仗图》高仿品摆在一起——徐悲鸿曾对这两幅作品进行比较研究。

88岁的中央美院原民间艺术系主任、徐悲鸿的学生杨先让教授应邀回校看了“悲鸿生命”展览。他到场时,盖有“悲鸿生命”印章的《八十七神仙卷》“真身”还没有到,看的还是高仿品。“我以前看得多了,不但看,还摸过。”毕业后,杨先让所在的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过《八十七神仙卷》。

1990年代,杨先让旅居美国时,王季迁收藏的《朝元仙仗图》原作给很多人看过,纽约艺术家圈子对此议论纷纷。一位中国艺术家曾告诉杨先让“棒极了”,意思是完全能超过《八十七神仙卷》。杨先让判断对方当时还没有看过《八十七神仙卷》。杨先让看过永乐宫等一系列中国壁画,认为最好的范本还是徐悲鸿手里的《八十七神仙卷》,“因为我们都临摹过,太知道线条的重要性、人物组织的疏密的关系,太精彩了。”

这次展览上,杨先让对比了《八十七神仙卷》和《朝元仙仗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lee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