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开发先行”到“产业先行” 首部省域人居环境报告探索城镇化升级空间

广东是制造业基地,产业基础雄厚,城镇化率、城乡一体化水平高,城乡差距小。随着工业4.0极速推进,制造业不断升级,广东的城镇化进程,又面临着逆城市化、产城融合的考验。2016年,国务院下发《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加快特色镇发展。特色小镇模式的出现,有望破解新型城镇化遭遇的新问题。

中国新型城镇化人居环境发展论坛现场

2018年4月25日,“2018中国新型城镇化人居环境发展(广东)论坛”在广东惠州举行,会上发布了《广东新型城镇化人居环境发展报告(蓝皮书)》,这是中国第一部从省域层面专题研究新型城镇化人居环境发展的蓝皮书。

“今天,中国城镇化进程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我们在智慧小镇领域的全新探索,虽然走得极其不易,但却是一个非常值得的尝试。”论坛上,碧桂园集团助理总裁兼产城事业部总经理向俊波说。

2016年8月,碧桂园发布产城融合战略,接着首个科技小镇项目潼湖科技小镇落地惠州。向俊波说,通过探索产城融合的市场化模式,科技小镇将带动周边产业和经济发展,反哺城镇经济发展,助力城镇化水平的提升。

“逆城市化”的市场空间

中国城市和小城镇发展改革中心理事长、首席经济学家李铁指出,工业企业远郊区化是国际城镇化进程的普遍规律,因为工业需要低成本的土地供给,不得不选择价格更低的中小城镇,或者远郊区。美国微软、苹果公司都在郊区小镇,法国、德国的大企业也在郊区。

以深圳为例,近几年深圳依托科技创新,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同时,随着经济规模水涨船高,房价也一飞冲天。居高不下的生活成本,将一部分产业及人口挤出了大都市昂贵区域,这也是西方发达国家已经经历过的逆城市化现象。

毗邻深圳的惠州潼湖,交通便利,成为大城市外溢效应的承接地。向俊波介绍,综合计算企业发展的建设、土地、配套以及运营等成本发现,潼湖全口径成本仅为深圳中心区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员工配套居住成本约为深圳的三分之一。

潼湖科技小镇就是典型案例。李铁认为,潼湖小镇是在一片未开发的空白区域进行建设的,随着逆城镇化的兴起,应允许一定规模的工业企业到小城镇和村庄落户。“让他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在不增加污染和成本的条件下,形成企业发展的空间。”

“总书记提出美好的愿景后,大家不要认为城市不干了,就去农村,这是不可能的。”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刘守英敏锐指出,城乡融合一定是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局面,原来城市搞城市、农村搞农村的格局势必会被改变。

在刘守英看来,目前资本已开始下乡,下一步就是人和土地。“过去15%的农村劳动力往城市发展,现在人开始回流,土地双向配置,集体土地流转松动。”他看到了产业破局的希望。

产城融合式的新型城镇化

“广东是改革开放的前沿,它最大的优势就是市场化程度高。”潼湖项目操盘手向俊波说,潼湖科技小镇就是碧桂园利用市场化,自下而上地解决中国城镇化问题的探索和尝试。

“包括地价在内,碧桂园在该项目上总投入将近30亿元。”向俊波透露,碧桂园集团主席杨国强并不设投入产出比,也不要求快速销售回笼资金,而是乐意为产城融合吃螃蟹。

作为启动特色小镇建设最早的企业之一,碧桂园首个特色小镇已落地惠州潼湖。

向俊波介绍,9月潼湖科技小镇开园,届时会有二十多家上市企业入驻园区,园区逐渐开放,首期2平方公里园区的产值大概是150亿元左右,税收大概在10亿元左右。

随着中国城镇化水平快速提升,城镇经济和产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城镇化红利逐渐释放。2016年8月,碧桂园顺势发布产城融合战略,宣告正式进军产业地产。选址一线城市周边和强二线城市的30—80公里重要区域,未来5年投入千亿元建设科技小镇,碧桂园城镇化3.0版本雏形初现。

从2013年首度跨越千亿大关,到2017年碧桂园实现销售金额达5508亿元,跃居中国房地产行业销售金额榜首。销售数据表明,碧桂园每一次业绩大爆发,都精准踩准了城镇化进程的步点。

科技小镇在优先发展生态友好的高新产业同时,利用26年来的“造城”经验,配套更好的商业、教育、医疗、交通等多重资源,实现职住一体,宜居宜业。

用科技破除“千镇一面”

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首席专家刘士林认为,过去对智慧城市,包括智慧小镇的理解是狭隘和有偏差的。“国内一般的团队,做智慧城市都是从IBM的界定入手,其实不应该只关注科技层面的智慧,智慧城市的试点中,应该包含三种智慧不可缺少,分别是科技、管理和人文,”刘士林说。

为解决产业创新和“千镇一面”的问题,碧桂园科技小镇推行一镇一主题、一镇一产业的模式,通过“产业先行”,为城镇化发展嫁接优质资源。

目前潼湖科技小镇聚集包括思科、富士康、创新工场等超1200家企业机构,涵盖电子信息、智能制造、新能源、新型交通、创新服务等八大产业资源,助力科技小镇形成完备的产业集群和创新联盟。

“小镇在其他方面的创新都比较难,只有科技创新比较靠谱。这为智慧小镇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和氛围。”刘士林认为,在如何建好智慧小镇方面,致力于打造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的科技产业新城的碧桂园潼湖科技小镇,是个值得关注的案例。

他说,在引入科技企业和科研单位时,要有主打,如此大体量的项目不可能将每个引进来的企业都孵化,要选择一两个主打产业,形成规模,就可以解决小镇前期开发投入大的问题。

为促进入驻企业发展,碧桂园依托自有基金并联合产业基金机构,设立200亿产业专项投资基金和300亿清华碧桂园科技创新基金,解决园区企业的融资问题,助力企业以及产业经济发展。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