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学途中的路标

我从中文系的学生到中文系的老师,至今刚好四十年。

责任编辑:刘小磊

吴承学,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著有《中国古代文体学研究》《中国古典文学风格学》《中国古代文体形态研究》等。(潘智彪/图)

(本文首发于2018年5月24日《南方周末》)

我从中文系的学生到中文系的老师,至今刚好四十年。其间所读的书自然难以尽述,但回想起来,在人生各个阶段中,曾经阅读的一些书,的确产生了独特而深刻的感受。

李泽厚《美的历程》,文物出版社,1981年。

上世纪80年代的读书记忆是温馨的。那个时代百废待兴,一切都是开放而自由。我们正当年轻,如饥似渴,对于各种书籍、各方面的知识,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消化力,就像大旱之后干裂的田地,突然遇到充沛的时雨。当时,陈景润因为徐迟一篇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而成为全国人民的偶像,而李泽厚则是许多大学文科生的崇拜对象。《美的历程》初版是1981年,出版后洛阳纸贵,居然成为一版再版的畅销书。这不仅是一种学术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人们从长期压抑中解放出来,表现出对美的强烈诉求,这也是思想解放运动思潮中的一朵浪花。那时,李泽厚还是50岁上下的年轻学者。许多大学生如痴如醉地赏读、讨论这本书,给人的感觉就像一班去春游的小孩,尾随着老师,在鲜花怒放的郊外,观察姹紫嫣红的春天。那种兴奋和激动,实在难以言传。

这是一本充满激情与想象的艺术随笔。书中有很多“也许……也许”这样的推测之言,它不严谨,但充满灵气与感悟,给人以想象与启迪。这本不足二十万字的书,从中华文明的源头一直讲到清代,涉及哲学、艺术、美学、文学等诸多问题。你可以说它是蜻蜓点水,也可以说是画龙点睛。现在重读此书,觉得它对中国古代艺术的许多评点,仍是不可移易的。比如李泽厚把“杜诗颜字韩文”作为盛中唐之交的艺术典范,“它们一个共同的特征是,把盛唐那种雄豪壮伟的气势情绪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吴悠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