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绿色价值 《2018企业绿色产品调研报告》发布
2018年7月27日,由南方周末主办的第十届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年会在北京召开。“发掘绿色价值”是本届年会的年度关注单元,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资环分院副院长张新,公众环境研究中心创始人、主任马军,中国绿发会秘书长周晋峰,巴斯夫全球高级副总裁郑大庆等专家学者、企业代表、政府人员及媒体齐聚现场,共议“绿色价值”相关话题。
2018年7月27日,由南方周末主办的第十届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年会在北京召开。“发掘绿色价值”是本届年会的年度关注单元,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资环分院副院长张新,公众环境研究中心创始人、主任马军,中国绿发会秘书长周晋峰,巴斯夫全球高级副总裁郑大庆等专家学者、企业代表、政府人员及媒体齐聚现场,共议“绿色价值”相关话题。
年会现场发布了《2018企业绿色产品调研报告》,围绕绿色产品的定义、标准、收益等,阐述了绿色产品在中国的现状。环保和绿色是一切崇高价值的基础,绿色的产品则可以为企业节省更多的资源及成本,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推进我国的绿色发展,需要企业在其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产品绿不绿,谁说了算
什么是绿色产品?很难一口给出答案。
在《关于建立统一的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的意见》中,对于绿色产品的内涵要求是:基于全生命周期理念,在资源获取、生产、销售、使用、处置等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中,绿色产品内涵应兼顾资源能源消耗少、污染物排放低、低毒少害、易回收处理和再利用、健康安全和质量品质高等特征。
在问卷中,对于绿色产品的定义,从总体上看,基于生命周期分析进行管理的选择最多。
节能减排是最公认也最容易理解的指标。生产过程中,最为企业认可的指标是“降低能耗、使用可再生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所有的企业都选择了这一项,也有九成的企业认为自己达到了这一项。
从包装、物流过程和回收过程看,使用绿色包装、绿色物流得到第二多的认可。除已有选项外,还有企业建议从一开始就进行绿色设计。
整体来看,支持绿色金融是认可最少的指标,也是企业自身做到最少的指标。
是不是绿色产品,谁说了算?所有受访企业认为应该由第三方参照标准提供认证。
国内外有很多的绿色产品标识,受访企业普遍认为在中国销售的绿色产品,所遵循的标准和其他国家一样,没有更宽松或更严格。
不过,国内企业在某些国际认证上并不积极。
例如冰淇淋、薯条、方便面、化妆品,塑料橡胶制品中都含有棕榈油,全球19%的棕榈油获得了RSPO可持续认证,而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棕榈油进口国,认证的会员只有87家,RSPO在中国市场目标是,在2020年实现中国进口的棕榈油总量中,10%经过RSPO可持续认证。
有受访企业认为“中国的绿色产品标准不是很清楚。也有可能不具有国际性的认证价值?”南方周末也曾报道过,有专家认为,“我国企业普遍缺乏相关能力和意识,更多是应付贸易方和政府要求,大多处于为了认证而认证的状态。”甚至有专家指出,对外,企业做报告就是为了出口,打破壁垒;对内,就是为了营销或是补贴,目的性很强。
随着消费品升级的提出,绿色认证的要求进一步提高。
针对各种乱象,绿色认证迎来了顶层的改革。2015年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提出“建立统一的绿色产品体系”,要求将环保、节能、节水、循环、低碳、再生、有机等分头设立的各类绿色产品统一起来,并被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列为2016年重点改革任务。
2017年12月,《绿色产品评价 人造板和木质地板》等13项国家标准发布,实施日期为2018年7月1日。
自我声明防“漂绿”,信息披露需加强
从被动变成主动,绿色产品和服务的自我声明也成为趋势。但在缺乏监督的情况下,企业的自我声明容易出现“漂绿(Green Wash)”现象。南方周末自2010年推出“漂绿榜”,每年都有大量企业一方面呐喊绿色口号、彪炳绿色业绩,另一方面又有环境违规行为。
最新的《绿色产品评价》国家标准中,环境违法行为会影响绿色认证,实施之后,会进一步遏止漂绿行为。
例如《绿色产品评价 涂料》(GB/T 35602-2017)国家标准在生产企业基本要求中规定:截止评价日3年内,待评价的企业应无较大安全事故和/或较大突发环境事件,企业还应符合环评、排污许可制度等环保法律法规的要求。
不过,报喜不报忧,企业在强调自己的绿色属性时,环境信息公开依然不佳。
金融行业发布CSR报告数量多,但绿色金融体系里的绿色债券等,与普通消费者较远。在本次调研中也发现,绿色金融是受访者认可度最少的指标。
2017年11月2日,复旦大学环境经济研究中心下设的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指数研究小组发布了《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指数(2017)》表明,近3年来上市公司的环境信息透明度虽有了明显改善,以百分制计算,2016年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指数得分为41.52,分别比2015年和2014年的得分水平提高了4.66%和14.25%。但不及格的得分仍然意味着只有小部分企业有系统的披露意识,大部分企业的信息披露仍处在“自发”状态,碎片化程度较高。
事实上,在问卷中近一年来“分公司、子公司或控股企业是否曾因违反环境法规而受到国家监管部门处罚?”所有受访者均选择“无”或“不方便透露”,但根据IPE开发的蔚蓝地图数据库,可以搜索到违规记录。
绿色带来更多的收益
企业生产绿色产品,需要政府优惠政策吗?除了1家未作答外,其余全部表示需要政府提供优惠政策,作为一道主观题,原因集中在成本过高和促进消费者购买欲望上。
虽然企业呼唤优惠政策,但是这可能会导致寻租行为。2017,财政部追回新能源汽车骗补资金和罚款约23亿元。2018年,环保组织上海青悦在安徽、湖南、山西发现5例疑似环保信用不良企业违法享受税收优惠或财政补贴。
可见,这一类骗补的行为需要更多的第三方监督。
不过,在成本可能上升的同时,绿色产品也给企业带来了更大的效益。所有受访企业都将其作为战略发展方向和形象宣传手段,并且也都提升了企业品牌形象,还增加了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这种软性的利益。没有企业认为感受不到正面效益。同时,还有约一半的企业认为增加了销售收入。
无论是B端还是C端,消费者的意识正在提高,多位受访者认为,以前是国外尤其是欧洲对于产品的绿色属性最为强调,而今,中国本土的大品牌,也在不断提高,在B端的商业客户尤为明显。
带有绿色属性的产品,消费者是否增加了购买意向?问卷结果显示,大部分的企业都认为增加了购买意向,少部分未有监测或是难有结果。没有企业认为绿色与否和购买意愿不太相关。
2018年7月11日,麦德龙中国对外事务总监周海冰在2018中国可持续棕榈油供应链论坛暨第二届RSPO中国论坛介绍,对比消费数据,当对认证标识进行宣传之后,比没有宣传的时候大概有20%的增长。这种宣传指的是有专门的宣传员向消费者解释标识背后的含义,“很多消费者会愿意多花一点钱,给社会做一些贡献。”
这说明,在“得不到消费者的认知或认可”这个问题上,并非是得不到消费者认可,而是尚未足够认知。
总之,2018企业绿色产品调研报告计划对中国绿色产品的定义、标准、成本、效益和难点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可以得出一些结论和建议。
1.绿色产品不只是带有绿色的理念和口头上的承诺,而是有具体的指标指示。绿色产品标准将更多发挥绿色高端引领作用,从绿色产品评价国家标准、团体标准,到领先的企业标准,全方位支撑产品质量升级。
2.绿色消费的市场在扩大,在得到消费者的认可之前,首先需要让消费者认知产品的绿色属性。
3.在自我声明越来越成为趋势时,企业要善于应用比喻、图文、视觉的手法,用更多种形式的表达亲近消费者,讲好故事,介绍产品的绿色属性。
4.企业认为绿色产品需要政府提供支持,但这需要加大透明度和信息公开,防止不满足条件的骗补行为。
5.为防止“漂绿”现象,在企业加强自我约束和信息公开之外,还需要有环保组织等第三方进行监督。
长期以来,中国制造跟随国际经验发展,如今,中国产品也到了输出经验的时期。绿色价值,正隐藏于产品的内涵中,等待被发掘和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