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污的杯子供应商,沉默的星巴克
在绿色的承诺背后,星巴克杯子的供应商却因重金属违规排放等行为被环保局处罚,面对环保组织的致信和绿色供应链报告,星巴克仍然保持沉默。
责任编辑:汪韬
世界地球日,星巴克推出“自带杯子,免费获得一杯中杯咖啡”的活动。但星巴克的杯子供应商,却因重金属违规排放等行为被环保局处罚。
(本文首发于2018年10月18日《南方周末》)
自带杯子,咖啡可减3元、地球日则免费,2020年完全取消塑料吸管,2022年杯子的可回收物质含量、再循环能力和可重复利用性增加一倍……
在这些绿色的承诺背后,星巴克杯子的供应商却因重金属违规排放等行为被环保局处罚,面对环保组织的致信和绿色供应链报告,星巴克仍然保持沉默。
“焦糖拿铁,半糖,全脂,Tall(中杯)。”在广州花城汇的一家星巴克门店里,罗莎(化名)一边回着微信,一边熟练地点着单。
罗莎是咖啡重度爱好者,因为距离公司近,她成了这家星巴克的常客,连续三年都是金星级会员。“每天一杯,提神醒脑,感觉上班都更有动力了。”
自1999年在北京国贸开设第一家门店以来,星巴克已经在中国140多个城市开设了超过3400家门店。流行的背后,“绿色人鱼”标志似乎也代表了一种时尚乃至绿色的生活方式。“在星巴克用自带杯可以减3元,用剩的咖啡渣会送给客人循环使用。”在罗莎的印象中,星巴克的一些环保举措做得不错。
但是,2018年10月9日,环保组织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发布研究报告《供应商重金属违规排放,你喝的星巴克真的环保?》,直指“绿色人鱼”背后的随行杯供应商的环保问题。
一周过去了,星巴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小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