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理性、自利的吗? 行为经济学对主流经济学的挑战

新的经济学必须建立在“理性”和“非理性”、“自利”和“非自利”的公理基础上对人的行为作出统一解释。

责任编辑:陈斌

2014年3月29日,中国河北保定,某楼盘的售楼处周末迎来了一个北京来的看房团,销售公司的副总经理亲自上阵给看房团的人讲解楼盘的情况。(张涛/图)

(本文首发于2018年10月18日《南方周末》)

现有的证据已经表明,人类的“非理性”和“非自利”行为与“理性”和“自利”行为一样,都是通过漫长的自然选择内化于我们心智中的禀赋,是我们人性中不可忽略的部分。不过,行为经济学的挑战还没有上升到构建公理的层次,因此无法与主流经济学的逻辑演绎系统在同一量级的平台上进行有效对抗。

新的经济学必须建立在“理性”和“非理性”、“自利”和“非自利”的公理基础上对人的行为作出统一解释。

行为经济学在2017年理查德·塞勒获奖前蛰伏了半个多世纪,其他新兴理论挑战主流还需假以时日,主流经济学仍可度过一段静好岁月。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战火和硝烟,那些反主流的经济学家在努力积蓄力量,新的战斗已经拉开帷幕。

整个20世纪,主流经济学取得了辉煌胜利。逐步形成一个公理化的“理性经济人假设”体系,并以此为起点推出个人的偏好序,进而建立起“显示偏好”理论。根据“显示偏好”可导出效用函数并计算最优效用,从而为经济行为提供分析决策的依据。这就是现代经济学的建构形式,其逻辑之严密堪与物理学媲美。

但人类思想史业已表明,任何科学理论在发展中都会被解释力更强、解释范围更广的理论体系超越,它是人类认知不断深化的体现。过去100年,这种超越在物理学中出现了三次,即相对论对经典力学的超越,量子力学对相对论的超越,以及可能的弦论对量子力学的超越。而经济学自1890年马歇尔创立新古典理论以来,至今还没有出现足以超越它的理论体系。不过,人们对新古典经济学的挑战从未停止。这种挑战首先表现在行为经济学对“理性经济人假设”的质疑,尤其是它两个极强的预设:第一,人的行为是“理性”的;第二,人的行为是“自利”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主流经济学与行为经济学所有对阵都是围绕这两个制高点展开的。

理性与非理性

与通常所谓的“理性”不同,经济学使用“理性”一词,仅指人的行为没有违反“一致性公理”。比如,一个人要么认为A比B好,要么认为B比A好,要么A和B无差异;但不能一会认为A比B好,一会认为B比A好。还有,一个人如果认为A比B好,B比C好;那么他一定认为A比C好。这就是“完备性公理”和“传递性公理”。主流经济学认为,一个遵守这些公理的人就是“理性人”。

法国经济学家莫里斯·阿莱1953年让人在两种情境下进行决策,情境一有两个选项:A.100%获100万法郎;B.10%获500万法郎,89%获100万法郎,1%一无所获。情境二也有两个选项:C.11%获100万法郎,89%一无所获;D.10%获500万法郎,90%一无所获。情境二其实是情境一的选项同时减去“89%获100万法郎”,因此A与“C+89万法郎”,B与“D+89万法郎”的期望收益完全相同。按“完备性公理”的要求,一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刘小珊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