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炬传递】延安:被石油改变的城市

这是一个被石油深刻改变的城市。今天,延安已变成采油、炼油过千万吨级的第四大石油基地。延安市财政收入仅次于西安,以人均计,则远超过西安而高居第一。

"你在做什么?""拦羊。""拦羊做什么?""挣钱娶老婆。""娶老婆做什么?""生娃。"生个娃以后做什么?""拦羊。"这个描述贫困复贫困的黑色段子,说的是陕北人。

以延安为代表的陕北,在中国人的心里从来是直接与贫困落后相连。直到八十年代末,延安人才真正普遍解决了温饱问题,延长人兰勇回忆,即使那时,他也是离开延安在外四处闯荡后才真正一日三餐都吃上了细粮。

7月1日,火炬抵达延安的前一天,这个孕育了红色中国的摇篮,到处披红挂彩,道路的栏杆、标 识都被突击粉刷一新,满大街都是外地赶来卖奥运纪念物的小商贩。即使与西北一些市容发生巨变的城市相比,你粗略看去,依然可以从这个城市不光鲜的楼群、拥 堵的街道、震天响彻的恶俗电子流行乐,得出这是个西北经济欠发达城市的印象。

但是,沿街漫步,你会发现这个城市的精品店之多,丝毫不逊色内地城市,年轻人装扮之时尚,至 少不输于西安。入夜,沿着城市东端的并不漂亮的百米大道前行,你会发现,这个城市的豪华车之多,西北也许找不到第二个。--2006年,这个城市私人购车 款达到17.3亿元,2007年,则为21亿元。

延安是一个突然富裕起来,还没来得及彻底改换面貌的城市。

一切正是由于黑色的石油。沈括的《梦溪笔谈》中曾云"鄜、延境内有石油……此物后必大行于世","石油"这个词第一次出现在汉语里的地方,正是在延安。而中国第一口油井也是在1905年诞生于此,是为清朝的延长石油官厂。

这是一个被石油深刻改变的城市。今天,延安已变成采油、炼油过千万吨级的第四大石油基地。延安市财政收入仅次于西安,以人均计,则远超过西安而高居第一。

一个外乡人对突然涌入延安的滚滚财富的直观感受,是其高昂的物价。羊肉串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老黄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