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名黑洞者约翰·惠勒去世——一个世纪的隐喻工作者

对于现代物理来说,风云诡谲、波澜壮阔的20世纪真正结束于2008年4月13日。这一天,亲眼见证了哥本哈根辩论的最后一位在世牛人约翰·阿奇博尔德·惠勒(John Archibald Wheeler)也撒手而去了

 

对于现代物理来说,风云诡谲、波澜壮阔的20世纪真正结束于2008年4月13日。这一天,亲眼见证了哥本哈根辩论的最后一位在世牛人约翰·阿奇博尔德·惠勒(John Archibald Wheeler)也撒手而去了,倘若宇宙的某个角落或者索性另外一个宇宙中,爱因斯坦和玻尔正翘首企盼着这个后生小辈到来,我想他们的欢迎辞早就呼之欲出了:嗨,约翰,听说那边这些年在折腾一个什么十一维的弦论,你给我们讲讲。
只见惠勒小心翼翼从裤袋里掏出一根软皮管来,在引力场中用力甩了一甩:我知道你们一定会问的,所以,我早就准备好了!

 

约翰·惠勒,1911年7月9日出生于佛罗里达东北部港口城市杰克逊维尔的一个普通家庭,是家中最大的孩子,21岁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获得了博士学位,论文的内容是氦的散射与吸收原理。很快地,在与未婚妻珍妮特·黑格纳订婚后第3天,他就被送往哥本哈根,师从尼尔斯·玻尔。这位量子力学教父对弟子的影响之大,不仅仅限于学术和研究方面,更有关于人生态度,1985年美国物理学会的玻尔百年纪念会上,惠勒在讲话中提到一个玻尔曾经讲述给自己的佛祖的故事,然后不无深情地说:“玻尔本人对于人类问题的深刻理解,以及他对于身边那些人的强大影响,使我们相信,像耶稣、老子、孔夫子和佛祖这样的人,真的活着。”

1939年,惠勒随同恩师离开丹麦回到美国。在纳粹德国科学家已经成功地分裂了铀原子的几个星期后,他和玻尔一起作出了一个对核物理影响深远的贡献:核裂变的水滴模型。这个模型可以很好地解释铀核的分裂。

玻尔此行主要目的是和爱因斯坦一起讨论量子原理,但据惠勒回忆,“他和我交谈的时间比起和爱因斯坦要来得多”。从此,惠勒即开始了他的普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