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力量四十年:走出体制又携手

在公共服务领域,国家明确要求要更多利用社会力量,并鼓励社会组织、社会力量参与社会建设。

“‘共治’意味着不同方面的力量共同参与社会治理,治理不再是政府单方面的事情,而是各方面的事情,这给社会力量进入治理提供了空间。”

责任编辑:吕宗恕

◉编者按

综观中国40年改革成就,我们会发现其中有几支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发挥了巨大作用。他们是新生代为公共事件不断呐喊的网民,是在商业领域卓越进取的企业家,或是为公共利益努力探索的基金会,或是为草根福祉不断努力的NGO等。

40年来,改革开放带来的市场化让一个相对自主性的社会雏形显现,相对独立的社会力量越来越多地参与到社会经济活动中去。有人从体制内辞职“下海”,也有人做起了专职公益人,还有公司企业为解决某一个社会问题专门成立了慈善基金会。

种种迹象表明,越来越多的民众、组织开始关注或大或小的社会问题,希望通过一己之力,联合其他更多的社会力量,一起让社会变得更美好。

美丽中国公益项目人员活跃在全国各地,给乡村儿童带来了快乐和成长。(“美丽中国”供图/图)

(本文首发于2018年12月20日《南方周末》)

在公共服务领域,国家明确要求要更多利用社会力量,并鼓励社会组织、社会力量参与社会建设。

“‘共治’意味着不同方面的力量共同参与社会治理,治理不再是政府单方面的事情,而是各方面的事情,这给社会力量进入治理提供了空间。”

个人的命运总会以各种各样的形式与时代和社会的变迁相勾连,既被大环境影响,也与其他人一起,塑造着整体的环境。

上世纪90年代,体制内从业者纷纷“下海”。这一过程诞生了一批如冯仑、陈东升、郭广昌等至今仍在市场上发挥重要影响力的企业家,也加速了中国社会结构化转型。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孙立平认为,改革开放带来的市场化,直接促进了一个相对自主性社会的形成;相对独立的社会力量,如企业家、个体户还有知识阶层,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参与明显增加。

在此基础上,近年来“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被提出。“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在某种意义上是为了对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三大方面的职能划分进行调整,打造高效而正义的政府,有竞争力、有责任感的企业,以及有博爱之心、有专业能力的社会组织。”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院长王名在其研究结果中这样分析。

40年来,人们开始从体制中走出、分流;40年后,政府、市场、社会又再度携手。来去之间,这都是时代的变迁和映照。

走出“象牙塔”

在公益领域深耕多年的王书文,在二十多年前决定离开工作了十多年的大学时,并没有想过有一天自己会有过这样的职业选择。

1996年,在沈阳农业大学当了十年教师的王书文辞去了教职。离职前已是副教授的他,用“轰轰烈烈”来形容社会上“下海”创业的热潮。“当时外面社会的变化特别大,但大学整体上还是比较封闭。我们这种不太安分的人,就总是想接触更多新的东西。”王书文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王书文所描述的,正是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吴悠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