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理解人,而不是理解怪物” 德国小说家施益坚写太平天国

洪秀全刚开始是有梦想的,让一个汉人的政权在中国南方出现。最后他还是退回南京,不再管理朝政了。他被视为变革者,甚至英雄。我觉得,他至少在生命最后是一个疯子。

责任编辑:宋宇 邢人俨

1864年,法国《世界画报》刊载洪秀全及其随扈身处南京城的铜版画。此为西方人描绘太平天国领袖最为清晰完整者。(视觉中国/图)

(本文首发于2018年12月20日《南方周末》)

洪秀全刚开始是有梦想的,让一个汉人的政权在中国南方出现。最后他还是退回南京,不再管理朝政了。他被视为变革者,甚至英雄。我觉得,他至少在生命最后是一个疯子。

在小说获得成功之前,德国人施益坚(Stephan Thome)是一位学者,研究哲学、宗教和汉学,用解释学方式解读儒家思想,尤其是宋明理学。现在,他愿意单纯地当作家。

施益坚常居台北,一年几乎只回一次德国。前三本小说的故事都架构在德国,最新一本转向了19世纪的中国。他的笔调曾被视为“叙事型的经济学家”“富有同情心的社会分析家”,但《群蛮之主》(Gott der Barbaren,又译《蛮夷的上帝》)中“一切似乎都失控了”。

小说打开了欧美较少讨论的世界史话题:英国人在19世纪暴力地用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国门。欧美和中国早就建立起来的联系,很多人并不清楚。即使今天,德国人也摆脱不了对中国的刻板印象。

在某次访谈中,施益坚打开德国媒体准备的盒子,里面有一个熊猫玩偶,一双筷子,一只茶杯,还有一个招财猫,这些能让德国人马上联想到中国。另一次访谈中,他提醒自己的德国同胞中国的巨变:“我们还没有彻底摆脱某种程度上的西方的傲慢。”

1995年,为学习汉语,施益坚飞往南京,经历了“成年后最为难忘的一段日子”。揣着每月1100马克的奖学金,“有种富甲一方的感觉”:从不坐公交,出门就打车;在外不去公厕,而是一头钻进豪华酒店。

对于这种似乎不自觉的“优越感”,施益坚自我反省:那是为殖民主义的思想残留所累。现在南京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的地标都被晚近拔地而起的高楼挡住。2018年10月的法兰克福书展期间,施益坚接受了南方周末的专访。

施益坚(龙健/图)

德国图书奖的“无冕之王”

施益坚始终记得《群蛮之主》最初的灵感。2012年,在香港的一家书店内,他翻到了史学著作《天国之秋》的英文版,作者是美国历史学家裴士锋——汉学家史景迁的弟子。《天国之秋》的叙事极具故事性,他对书中记述的太平天国并不陌生。他曾在南京留学,那里恰好曾是起义军的首都。施益坚兴奋起来,他也希望写一本。

这绝不是简单的模仿,施益坚清楚自己要写一本历史小说而非历史学著作。在采访中,他多次提到“自己已经不再是学者了”。但他仍保持着学者式的严谨,为写好太平天国,参考了超过200种资料。

施益坚的作家之路自2009年开始,那年他的第一部小说《边境行走》出版,随即获得德国图书奖提名。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better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