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旅游特辑】战神关公庙:以义气守护商业法则

欢迎来祭拜关帝,这里是台湾民间信仰的集散地,它是江湖义气的见证员,也是商界守护神,台湾“IT教父”施振荣即是它的信徒。

欢迎来祭拜关帝,这里是台湾民间信仰的集散地,它是江湖义气的见证员,也是商界守护神,台湾“IT教父”施振荣即是它的信徒。

惟一官方祀典的武庙

台南市除了一座“祀典”大天后宫之外,尚有座祀典武庙,与大天后宫比邻而居,就位于赤嵌楼的正对面,沿永福路南行,一大片朱红色壁,即是祀典武庙的左山墙,为全台保存最完整的古庙之一。武庙故名思义,就是奉祀将军的庙宇。哪个将军如此受百姓敬仰,还可以成为“祀典”官庙?——这就是人称“关圣帝君”的关公关羽。

台南祀典武庙又称“大关帝庙”,修建于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是台湾首座三殿式的庙宇,也是首座由官方兴建并于春秋大典祭祀的武庙,地位居全台武庙之首。庙宇的正殿及后殿,乃是利用明宁靖王府关帝厅改建而成,后殿尚存一株宁靖王亲手种植的梅树。在庙门内并无门神,而以等级较高的“门钉”取代;墙壁上也没有一般庙宇常见的武场人物彩绘,据说是因为不能在“关公面前耍大刀”的缘故。

台南祀典武庙是官方所祀奉的庙宇,所以除了春秋大典时中央朝廷会拨款祭祀外,皇帝也会亲自题匾,以示重视。在三川门及拜殿四周有“人伦之至”、“万世人极”、“日星河岳”等名匾;其中又以三川门梁下所悬挂的“大丈夫”匾,言简意赅,直接衬托出关圣帝君忠义威武的人格特质。

祀典武庙的东侧,横过永福路,即可看到小门面的马使爷厅,供奉关公的座骑赤兔马及照顾座骑的马使爷。来到这里,千万别错过的就是武庙前埕及赤嵌楼周遭的台南小吃:清蒸肉圆、椪糖、鸭肉羹、冬瓜茶、碗糕、虱目鱼丸、鳝鱼意面、棺材板等等。

全台香火最盛的恩主公庙

目前台湾地区约有140多座主祀关圣帝君的武庙,以台南、台中、宜兰较多,数量虽远不及观音庙及妈祖庙,但是信仰关公的信徒却是极多,从名闻中外的台北行天宫,即可略知一二。台北行天宫位于松江路与民权东路交叉口,俗称“恩主公庙”,尽管不是全台最古老、地位最高的武庙,却是香火最旺盛的关公庙,也是触角伸展最广的庙宇事业体,可谓是台湾经济的另类奇迹。行天宫创建恩主公医院,办社会大学以及建设分宫等,实为台北第一大庙。

早期行天宫入口两侧充斥着算命师、兜售供品及金纸的小贩、要钱的人,随着禁烧纸钱,以及行天宫的整理下,算命师集中至地下道,而成为算命街,小贩也少多了。若是第一次进入行天宫,一定会震惊于宽广高大、红色、五开间的三川门。值得留意是,这个三川门几乎不开,参拜的信徒及参观的民众,必需由左山门或右山门进出。严格来说,进庙有一定的方向,只是现代民众都已不知情了。三川门是大门,也是正门,是给神明或是高官进出,一般民众及信徒必须按“左青龙、右白虎”的观念,由左山门进入,前殿、正殿、左翼殿、后殿、右翼殿,最后从右山门出去,如此参拜的动态流线是多么顺畅,这就是我们老祖先的智慧。庙宇的左右如何分呢?必须以神明安座的方位分左右、分东西,所以神明的左方就是我们的右手边,也是钟楼所置的方位,鼓楼则置于右(西)方,即所谓“晨钟暮鼓”。

为何关公又被称为“恩主公”?起因是“銮堂”(小庙宇)的住持相信所奉的神明能够拯救世人,因此称呼神明为“恩主”,意为“救世主”。行天宫的前身是“行天堂”,理所当然所恭奉的关圣帝君即为“恩主公”。

来到行天宫,算命街是一定要去瞧一瞧的。这里原本是提供行人往来的地下道,因为松江路与民权东路皆为6线道的主要道路,路面宽广、车水马龙,行人难以快速安全地穿越。后因交通状况良好,又为整理周遭的市容,便将算命摊集中到地下道。隔着一小间、一小间的摊子,有测字、米卦、八字、紫微、面相等等,算命师还能讲日语,因此这里游客甚多,俨然成为观光市街。

北台湾最重要的关公庙

以温泉闻名的宜兰县礁溪乡,温泉饭店林立,但在市中心区,却有一座香火旺盛、香客信徒众多,奉祀关公的协天庙。从牌楼走入协天庙广场,即可以发现左侧有座木头结构的老戏台,正面朝向正殿,以便神明诞辰及节庆时,演歌仔戏或布袋戏等来娱神。协天庙历经多次修建,庙宇各处都透着些许新味。协天庙建于嘉庆年间,漳州人特请福建铜山的关公神像来此驱妖斩魔、降灾伏祸,正气凛然、英勇威武的关公果然效用非凡,从此瘟疫不再猖獗,香火更加兴旺,也吸引了东部各地的信徒前来奉祀。由于漳州人尊称关公为“协天大帝”,故名为协天庙。

关公信仰的兴起

何以三国时代的关羽,竟成为武庙的主祀神明呢?这又得重提施琅领清军攻明郑,台湾纳入清版图后,感念郑成功德政的台湾百姓,不断地反抗清室。为了收复民心,已经广推妈祖信仰的清朝官吏,又着手鼓吹尊崇关公,并封为“武圣”,奖励兴建关公庙,并拔除原本武庙中与关公并祀的岳飞,使得武庙唯一主祀关公。清廷更进一步封祀典武庙,成为足以与文庙(孔庙)相提并论、分庭抗礼。

关公如此受到台湾民间信仰,除了政治因素之外,尚有社会因素的助长。当年先民来台屯垦,多为俗称“落汉脚仔”的单身汉,大家成群结社,或以辟地耕种,或以对抗外人入侵,人人称兄道弟,团结一致才是有力的生存条件。所以结拜弟兄众多(互称“换帖”),特别讲求义气,并追求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与关公和刘备、张飞的桃园三结义的作风不谋而合,因而更加带动关公信仰。

民间信仰虽然融合儒释道三教,同一间庙宇里主祀道教的妈祖,却依然有陪祀的佛教观世音菩萨,或是儒教的孔夫子。有趣的是,关公信仰原应属道教神明,却不知为何亦成为儒教及佛教的神祇,因为儒教尊他为“文衡圣帝”,佛教则尊他为“护法伽蓝”,也许是基于传教、广纳信徒之便,才将原本已普遍受民间信仰的关公纳入其所属神列。

除此之外,关公的多种神职功能,也促进其信徒的增加。笔者唯一的一次在庙宇内掷茭求签,就是在行天宫内询问关公对事业的建议。为何呢?因为关公乃是商界守护神,做生意的商人都会尊奉他。这与几则传说有关:关公年轻时,在家乡以贩卖布匹为生;关公生前擅长算数记账,创“原、收、出、存”记账法,发明日清簿;关公所用的青龙偃月刀,十分锋“利”,与生意上求“利”同音;合伙做生意,以利谋合、以义相结,便祈求关公的信义之道。

关公也是医药神,因为他的威吓神武,足以驱除鬼怪魔神作祟,消除病痛,关公刀则是伏魔驱病的法器,所以关公庙内也可以求取药签。

手持大刀、身骑日行千里的赤兔马,勇猛善战、万夫莫敌的关公,无疑是战神的表现,所以也是军人的守护神。因此民间尚武之人、役男服役从军等,便会至关公庙祈求庇佑或是灵符护身。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