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命运怎么残酷, 人也应活出他该有的样子”——对话《解读黑泽明》作者刘佳

从古希腊戏剧到现在,好的艺术品,实际上都是能给人以鼓舞的作品——在残酷的现实和残酷的命运面前,人依靠自己的精神力量彰显人类作为一个存在物种的尊严

责任编辑:杨静茹

从古希腊戏剧到现在,好的艺术品,实际上都是能给人以鼓舞的作品——在残酷的现实和残酷的命运面前,人依靠自己的精神力量彰显人类作为一个存在物种的尊严

黑泽明

对话嘉宾:刘佳,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教授,著有《解读黑泽明》

“一抹亮色”

人物周刊:黑泽明在电影里塑造过许多武士形象,不同时期的武士形象也各有不同,您觉得武士道精神对黑泽明来说意味着什么?

刘佳:他的三十多部作品,从题材和内容上看非常广泛,但实际上把它们的主题和人物抽出来看的话,其实我觉得黑泽明只写了一个故事,就是“一个武士的成长历程”——一个少年武士在人生中经历了种种考验,在不同的关口、面对不同考验时做出抉择,在经验丰富的长者或导师的启发下,不断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过程。

他自己说过,说我一直特别喜欢写毛头小伙子的形象,因为我自己曾经也是这样的一个人,所以我对所有从未完成走向完成的道路都感到非常有趣。

但他的武士精神一直在发生变化。在他的后期作品中,武士实际上越来越不像武士了,比如《影子武士》里的武士其实是个假武士,《八月的狂想曲》主人公是一个老奶奶,《袅袅夕阳情》里的“武士”又变成了一个老教授。虽然人物越来越不像武士,但他们身上仍然流淌着武士的血液与精神。

在晚年的作品中,他想要表达的是做武士不一定是真刀真枪上阵杀敌的武士——像堂吉诃德那种,在现代社会中去做古代的事,不一定是那样的。你只要有良知,有纯粹的爱,有和恶斗争的勇气,你能够保持人的清新淳朴的自然天性,那么你就是一个真正的武士。

这对传统思想是一种丰富和完善。武士道精神既有积极正面的东西,也有比较偏激的一面,这也曾经在历史上给人类造成过巨大的苦难。但黑泽明是在亚洲文化和西方文化共同影响下成长起来的艺术家,他有自己的深刻哲学思考,他用他的思考和创作丰富了传统的思想,把武士道精神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人物周刊:《七武士》里,黑泽明并立对比了武士和农民两个群体,有学者认为他贬低了农民,拔高武士,也有很多不同的其他解读。您怎么理解他对农民和武士关系的展现?

刘佳:我觉得他对武士的看待,特别像巴尔扎克对贵族的那种感情。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也是用很多部作品共同构成了一个故事,一般人们把它解读为贵族阶级衰落的一首挽歌。巴尔扎克对贵族受教育程度、生活方式、高雅的气质、丰富的学识是很羡慕也很肯定的,但他也发现这个阶级在历史的变化中,自身的弱点使它无法继续发展,所以肯定会走向没落,感情上又感到很惋惜。

黑泽明也是这样。他看到武士的生活方式已经没有办法适应历史与时代了,七武士沦落到和流浪汉差不多,没有自己效忠的领主,甚至要沦落到给农民打工赚取生活费的程度。他很清醒地看到了这种存在模式、生活方式与理念已经受到时代的冲击,它不可避免地要走向衰落。电影里最后有一段,战胜强盗后,农民若无其事地欢歌、继续劳作,青年武士还有点失落,老武士就说,我们是风,他们是大地。风可能可以掀起非常大的风暴,一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邵小乔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