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雷老兵李华健:临时单位的临时主官

云南扫雷大队是应任务而生的临时单位,抽调而来的官兵们,编制都在原单位,军改后,各单位经历编制体制调整,职数大大减少,超期服役、编余干部,成了他们不能继续留下的现实。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前途未卜。可由现役干部转任文职的李华健最在乎的是军人的使命,以及和战友生死过命的交情,“舍不得就这么离开部队”。

责任编辑:姚忆江

新年愿景:

李华健的儿子刚一岁半,此前,即使营区和妻儿共处云南省麻栗坡县,他一个月也和妻儿难见一回;如今,刚退出现役不到半个月的他,终于可以天天陪伴儿子了,可侄儿的未来又成为他的“心病”。

侄儿阿星,曾经是留守儿童,目前在昆明一所三本院校读工商管理专业,至今不知道如何实习、不知道该考什么证来增强就业竞争力。“他们在老山附近长大,但前辈们的拼搏精神,在他们身上难以看到。”李华健认为,家庭教育的缺失是重要原因。

阿星父母在山东一家小商品制造厂当计件工,均是车间的线长。同样的岗位,如果回昆明就业,收入要比在山东少30%到40%,麻栗坡县会更少。李华健认为,缓解留守儿童问题,需要政策对家庭经济负担的针对性疏解。比如,为了让有学龄儿童的打工夫妻至少有一方回乡,政府可推出一年期到三年期不等的回乡就业补贴,补助额度覆盖孩童的教育支出;而对于有意从事个体经济的,给予小额贷款扶持,解除他们回乡的后顾之忧。

“边境区县经济单一,谋生出路选择有限。”李华健表示,“固边稳边兴边,得从娃娃抓起。”

(农健/图)

云南扫雷大队是应任务而生的临时单位,抽调而来的官兵们,编制都在原单位,军改后,各单位经历编制体制调整,职数大大减少,超期服役、编余干部,成了他们不能继续留下的现实。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前途未卜。可由现役干部转任文职的李华健最在乎的是军人的使命,以及和战友生死过命的交情,“舍不得就这么离开部队”。

李华健送走过一拨拨老兵,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梁淑怡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