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自由的“天才”之作 ——《地球最后的夜晚》票房“跳水”背后

“我不是什么天才,我现在连一部电影都拍不完。”

责任编辑:邢人俨

《地球最后的夜晚》是青年导演毕赣的第二部电影,于2018年12月31日在国内上映,首日票房达2.6亿。影片讲述了中年男子罗纮武回到家乡贵州凯里,追寻十二年前的恋人万绮雯,从而陷入了迷雾般的回忆。《地球最后的夜晚》的口碑、票房在首映之后急转直下,由此引发了外界对该片和导演毕赣的讨论。(资料图/图)

(本文首发于2019年1月10日《南方周末》)

在很多人看来,毕赣有不容置疑的天分,但面对电影工业这个庞然大物,天分显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我不是什么天才,我现在连一部电影都拍不完。”

2019年伊始,青年导演毕赣成了最受关注的电影人。

他的电影《地球最后的夜晚》于2018年12月31日上映,片方策划了观影时“一吻跨年”的宣传活动,在抖音上的效果尤其显著,相关话题累计了3.6亿播放量。电影票房大获成功,仅预售就超过1.5亿元,首日票房高达2.6亿。

很快,人们就发现,这是一部沉闷的文艺电影。习惯于短视频的抖音用户们失望而返,直呼上当受骗、经历了“地球最困的夜晚”。电影的口碑、排片在第二天一落千丈,猫眼评分低至2.6分,票房缩水了95.7%,打破了内地影史次日票房跌幅的纪录。票房“跳水”直接引发了出品方华策影视在2019年首个交易日股价跌停并创上市新低,市值一日之间蒸发16个亿。

面对这部电影,专业电影人也有些不知所措。在金马影展放映后,一位台湾资深电影人说:“这是一场生死攸关的考试,而我什么都答不出来,只能遮住考卷,不让人知道我什么都答不出来,却很想偷看隔壁同学在考卷上说了些什么。”

支持者认为,这是一部有美学突破的电影,足以载入史册;反对者则批评它是造作乏味的“皇帝的新衣”。法国老牌电影杂志《电影手册》曾把该片选入“2018年最期待电影”,但最新一期又刊发了副主编撰写的批评:“无法想象会存在比这一部更做作、更无聊和更令人发昏的电影,霓虹艳影式蒸汽拖拽着冗长而又莫名其妙的故事。”

对于电影圈来说,三年前的毕赣仿如“横空出世”。他生于1989年,26岁拍出长片处女作《路边野餐》,素人演员、业余剧组,却在多个国际影展上揽奖无数,成为华语电影的一匹黑马。

实际上,《路边野餐》也曾引起两极反应。影评人胤祥对南方周末记者回忆,许多电影学院科班出身的电影人并不喜欢它。这不妨碍毕赣被称为“中国塔可夫斯基”“中国阿彼察邦”“贵州王家卫”。

“我曾说你们小心捧杀了毕赣,这是一个显露了充分才气的年轻人,但是要不要这么去捧?”电影研究学者戴锦华表示担忧。

在戴锦华看来,人们热衷于讨论毕赣,几乎达到了不可思议的程度,“《路边野餐》在艺术青年、在影展、在影评人方面引发的热度几乎是惊人的,大家怎么会为这样一部电影疯狂到这种程度,我其实不甚了了”。

参演了《路边野餐》以后,毕赣的小姑父陈永忠正式成为演员。他在《地球最后的夜晚》里饰演黑帮大佬左宏元。和汤唯对戏时,陈永忠的心理压力很大,毕赣拿来一瓶二锅头,让他一口喝下。他晕乎乎地拍完了那场戏。(资料图/图)

“这是天才啊”

常有陌生人向毕赣表示,由于他的激励,自己决心辞职拍电影。被问及同代人为什么会喜欢《路边野餐》时,毕赣回答,“我没法想象他们是不是跟我一样看待电影。一个中年人的生活他们真的有那么在乎吗?……我最害怕的是,他们因为成功学喜欢上了这部电影。”

自毕赣成名后,每年都有几十个年轻人找到他的老师丁建国,带着剧本或项目,希望像毕赣那样拍电影。

丁建国会根据故事梗概作出判断,“像不像样子、可不可以开发,一下就看出来了”。大部分被直接否定,“要是不成熟,你拍了就是灾难,拍十个都没有意义……我打击你是替你省钱,你拍出一堆狗屎,连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zero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