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勇冲击波 成为“药神”之路

一场个体、媒体、电影和政府的合力,在总理批示的加速度加持之下,终于切开了一个社会顽疾。

责任编辑:何海宁

陆勇(东方ic/图)

(本文首发于2019年2月14日南方周末创刊35周年特刊·南周人物系列)

从南方周末报道《救命药之罪》到电影《我不是药神》,小人物陆勇的身影被雕刻进了中国大时代。一场个体、媒体、电影和政府的合力,在总理批示的加速度加持之下,终于切开了一个社会顽疾。

“他还活着吧?身体情况如何?还在卖印度药么?”

几乎每个看过《我不是药神》这部电影的人,在听说南方周末记者要去采访徐峥扮演的人物原型陆勇时,都会提出这样的好奇。

2018年,这部揭示癌症患者苦于高昂价格,无奈选择购买走私印度仿制药的现实主义题材电影,成了年度最受瞩目的关键词之一。影片不仅斩获了超过30亿票房,更掀起了对虚高药价的热议,最终获得李克强总理批示。

在现实世界里,陆勇的故事同样传奇。2014年12月18日,南方周末第一次以《救命药之罪》为题报道陆勇案,当时他正因帮助病友买药而官司缠身,一度被关进看守所117天。

五年来,这位年近半百的慢粒白血病人多次被卷入舆论漩涡,他曾被人捧上普救众生的神坛,也曾被质疑是个令人生疑的商人,最终因一部大热电影,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公众人物。

让陆勇至今仍难释怀的是:影片的主人公程勇并不像他。“我从来没有代购过药。”2019年1月14日,陆勇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说的第一句话,就从纠正这处误解开始。

一夜成名

陆勇的故事被媒体发掘出来,是挺巧合的事情。2014年10月,有媒体记者看到南京一对夫妻因为从印度代购药品而被判刑,就加入了陆勇所在的QQ群里联系采访,“那对夫妻拒绝了,群里还有个山东病友,在国企工作,也拒绝了,我就说那正好我愿意接受采访。”

彼时的陆勇该是有些无助的,当年4月,为帮助病友购买印度仿制的治疗白血病药物,他惹上了官司,被控“涉嫌妨害信用卡管理、销售假药罪”,一度面临牢狱之灾。

南方周末原记者刘炎迅看到了这则消息,2014年12月,他第一次在无锡见到了陆勇。“开一辆奔驰车来的,说话时很冷静,微胖但不像个生病的人。”刘回忆说,他们走过了大半条步行街想找个坐处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刘小珊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