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阅读】陆扬——历史篇

目前中国的知识界对于史学写作严重脱离一般读者有诸多的批评,强调史学著作的可读性的呼声越来越高。但在这种声浪里受到忽视的一环,恰恰是如何将历史叙述的生动和史学表述的严谨相结合。

看世界,读中国——名家推荐:2007暑假阅读书目

   目前中国的知识界对于史学写作严重脱离一般读者有诸多的批评,强调史学著作的可读性的呼声越来越高。但在这种声浪里受到忽视的一环,恰恰是如何将历史叙述的生动和史学表述的严谨相结合。阅读这几部著作,正可以对这种结合的必要性有所领悟。


陆 扬
年 龄 41
现 职 哈佛大学东亚系客座教授
研究方向 中国古代史


    对于年轻学子来说,夏日既是旅行的季节,也是阅读的季节,而阅读其实就是另一种方式的旅行,一种自己可以对交通工具和行动节奏享有完全掌控权的心灵远足。也许因为我曾活跃于个别学术网站,给好学的青年朋友提供过阅读中西方现代史学著作的意见,编辑希望我能将其中有关西方史学的部分整理出一些来,载于报章,充作一份夏日读史的微型参考书目。这个建议自然对我很有吸引力,但开史学书单是件似易实难的工作,尤其是面向一般读者,要在作品的深度和广度上取一平衡已是不易,更何况没有可靠且可读的汉译本,原作就是再精彩也只能放弃。我也在中文网络报章上读到过一些学者推荐的西方史学书单,尤其是所谓必读书目,通常给我的感觉是缺乏明确的选择标准和目标。虽说荐书终究随机而随缘,我还是希冀这里推荐的这几部著作,能让阅读者看到现代西方史学特有的一些景观,领略到史学分析的深入灵活和叙述的细腻。
    第一种是布克哈特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何新译,商务印书馆,1979),推荐这部众所周知的名作,是因为它是第一部真正名副其实的现代意义上的历史专著,而且史学眼光是如此周全和深邃。虽说布克哈特为意大利文艺复兴定下的具体框架已经被后来的学者修正得不成样子了,但是他那种将文化的方方面面融合在一起观察,并从细微处辨别出精神大变迁的境界再也没人能超越。除此之外,布克哈特还有一个特点很令我钦佩:他对艺术作品的敏感是历史学家中罕有的(他其实也是个了不起的艺术史家),所以审视历史现象不会只停留在文献的解读上,而是有直观的判断力。阅读此书大致可以体会到西方的现代史学如何从一开始就将描述和论证交织在一起。读者如果有兴趣,不妨将此书和丹纳的《艺术哲学》中讲文艺复兴的部分对照来读,就可以了解19世纪西方的史学如何从以士绅型的博雅和某种文化种族的理念为基础而展开的研究类型演进到以实证为基础而强调历史的多变和各种社会文化机制交综复杂互为因果的现代专业史学。两人采用了很多相同的材料,关注的社会群体也相同,但分析的手法和结果却全然不同。和丹纳华丽酣畅的笔调相比,布克哈特的笔触洗炼到了极点,却比丹纳的表述婉约得多,已经体现出现代史学的内敛特色。可惜和傅雷先生的传神的《艺术哲学》的汉译相比,《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的中译虽能做到文从字顺,却远比不上原作文字的典雅。
    第二种是英国史家汤普森(E. P. Thompson)的《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钱乘旦等译,译林,2001)。读这部巨著,可以了解现代史学的关注点是如何从上层转换到下层,从结构转换到经验。汤普森对宗教传统、政治宣传和其他意识形态如何渗透到社会的结构中并改变人的团体意识的过程有很细腻的处理。他的史学叙述中到处都潜藏着理论思维的框架,但既不露痕迹,也不为其左右。汤普森史学思想的核心是马克思主义,但他的这部著作却颠覆了惯有的决定论模式,显示出观念和意识的重要。他所揭示的下层,并非受“看不见的手”制约的芸芸大众,而是有独特经验和情感的个体,对这种个体经验的尊重是《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最具魅力的地方,也是产生巨大说服力的基础。汤普森运用史料的功夫惊人,能驾驭的面也极广。《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是一部可以读许多遍的著作,主题看似枯燥,却有能撼动人心的情节。但这部著作不是可以轻松读完的,而是应当伴随着思考。此书的汉译是相当不错的。
    第三种是法国史家勒华拉杜里(Le Roy Ladurie)的《蒙塔尤 :1294-1324年奥克西坦尼的一个山村》(许明龙译,商务印书馆,1997)。此书研究的是14世纪初南部法国乡村的信仰结构和文化心态。作为心态史研究最具影响的经典之一,《蒙塔尤》的情节的转折起伏犹如一本编排巧妙的小说。作者关注点也在下层,但对于《蒙塔尤》所涵盖的时段来说,直接了解这些层面的材料几乎不存在。恰恰是在这点上,勒华拉杜里让我们看到了史家的想象力和敏感:他将宗教裁判所的档案转化为探寻这种线索的最佳史料,通过巧妙的解读勾勒出无形的心态,让我们不仅看到了轮廓,也看到了内涵。虽然此书使勒华拉杜里声名鹊起,但应该指出的是他并非中古史专家,所以在对史料的具体解读上有不少失误,但《蒙塔尤》在史学方法上的贡献却并不因此而减低,而这种贡献看似史家能力的灵活展现,实则在很大程度上是人类学孕育的结果。和揭橥意识变化的《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相比,《蒙塔尤》所讲述的故事似乎更生动可读,但强调的却是凝固在一定时空下的心态结构。如何从这种稳定的结构里产生变化是一个很有挑战性的史学问题。对于这个问题,《蒙塔尤》本身并没有提供解答,但恰是阅读此书应该思考的问题。这部书的中译本我没有机会读到,但就我所了解的许明龙先生的另一些翻译,我想这部书的汉译本质量应是可以充分信赖的。
    第四种是法国中古史大家勒高夫(Jacques Le Goff)的《圣路易》(许明龙译,商务印书馆,2002)。这本书虽有许明龙先生流畅和精确的译文,在国内受到的关注似乎不多,也许是主题有些专门的缘故,所以我想借此机会特别加以推介。这部著作是勒高夫近年所写的两部“伟人”传记中的一部(另一部是《阿西西的圣佛郎西斯》),篇幅浩大。就课题而言,这部围绕中古法兰西最具声望的君主圣路易生平的撰作并不新颖,连其传记型的体裁也似乎和长期站在史学前沿的勒高夫的形象不相吻合,但它的出现却标志着几十年来强调结构心态的年鉴史家终究不得不回来面对政治史的课题。勒高夫投入了十多年时间来写此书,或许可以标志人物研究和政治史书写的某种“复兴”,但这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政治史和传记,而是经过心态史学洗礼的“新酒”。作品最可贵的不在于对圣路易的生平事迹的考据分析,在这方面它没有显著超越前人成果的地方,而在于让读者看清楚圣路易的形象有多少种,史家对每一种应该如何处理,它们在特定历史背景下所代表的历史文化意义为何。作者并不认为我们可以知道“历史上真实”的圣路易,有的只是各类记忆中的圣路易和借用圣路易来彰显的基督教君主的种种理想。拿这部传记和中国史学界所写的各朝帝王的研究相比较,就会发现后者所缺乏的是必要的史学思辨能力。《圣路易》的三个部分在某种程度上很有点像柯文的《历史三调》,但勒高夫对史料的偏见所抱有的警觉更高,处理史料的能力也细腻得多。读一下“饭桌上的圣路易”等章节也可以体会到这是一部何等有趣的著作。
    我要推荐的第五种著作是美国史家休斯克(Carl Schorske)的《世纪末的维也纳》(黄煜文译,麦田出版社,2002;李锋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19、20世纪交替的维也纳是新与旧、沉潜与高明、理性与非理性相颉颃的空间,产生于那个时空的文化很多至今还笼罩着西方世界。休斯克仿佛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布克哈特,《世纪末的维也纳》就是一部以文化史面目出现的思想史。这部著作其实像本论文集,却犹如多声部的组曲,最后汇聚成一部有多个主旋律的乐章。更难得的是休斯克有一枝轻灵的笔,再沉重的话题也能在他笔下化为精确而优美的阐述。不同于布克哈特的精简,休斯克对当时一些代表人物的心灵成长作了透彻而精辟的个案分析,揭示出的层面常常出人意料。维也纳不同于巴黎,向来不以激进闻名,但读了这本书,可以了解为何19世纪末的维也纳和巴黎一样,有如此令人挥之不去的岁月。我曾在维也纳求学,对那座城市特有的文化氛围有亲身的体验,这种氛围在《世纪末的维也纳》里得到最完满的呈现。有趣的是我知道和阅读这本书却是我在普林斯顿大学历史系上第一门研究课时的事情,休斯克那时尚未退休,正在普大执教鞭。读《世纪末的维也纳》给了我一种怀旧式的眷恋,所以推荐此书也有个人的因素在其中。
    最后推荐的一本虽然也是西洋史家的作品,但内容却完全是关于中国古代社会的,这就是卜正民(Timothy Brook)的《纵乐的困惑:明代的商业与文化》(方骏、王秀丽、罗天佑译,北京三联,2004)。这本书有精巧而特别的结构,用春夏秋冬四季来对应明代商业发展的不同时段,虽然这个比喻让人想起理论家诺斯洛普·弗莱用季节的循环往复来象征文学原型的无所不在,卜正民所强调的却是一种具有独特节奏的历史变化,这种变化的原因千丝万缕,过程曲曲折折,要理解这种变化,必须同时有从各种距离做观察的本领,视野也要放宽到全球历史的范围。虽说叙述结构的安排影响了作者对材料的选择,但书中的选材很有眼光,也不流于一般,使作者在呈现社会活动的各类面相的描述的同时,能照顾到对历史发展的解释。卜正民有长期处理明代文献尤其是明清地方志的经验,所以他的著作原创性很强,不像有些西方名家,虽能写出引人入胜的史学叙述,但在原始材料的发现和解读上还得仰赖他人的研究。卜正民很自觉地和他描述的对象保持距离,笔触有一种反讽式的幽默和平静。但这种特色的另一面是作者对明代的物质文化和商业活动的精神层面关照不足,所以他笔下的历史虽然立体感很强,却不大能令我感动,这和作者的训练和史学立场有关。阅读时如能将这部书和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相参照,会发现同样是描述明代的社会,两书的史观和视角竟是如此不同。
    我列出的这些著作都是条理清晰、文笔极佳、可读性强的作品,但即便是这样的作品,阅读起来也还是要费一番心思,因为毕竟是纯学术性的著作,写得往往比较浓缩,对基本的背景知识不会做太多的交代。这6种书除了《圣路易》和《纵乐的困惑》之外,都是作者的巅峰之作,而《圣路易》和《纵乐的困惑》也可算是相关作者迄今所撰的最为成熟的作品,由此似乎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一位伟大的历史学家能真正地传世之作大概也就一部而已。这些著作除了布克哈特的以外,都很注重叙事的生动,但这种生动不是文学意义上的,而是史学意义上的,它们都有深入的史学思考作为后盾,并非为生动而生动。无论是写经济,还是写思想或政治,叙述都必须受到史学表述的严格制约,这是现代西方专业史学的基本准则。目前中国的知识界对于史学写作严重脱离一般读者有诸多的批评,强调史学著作的可读性的呼声越来越高。但在这种声浪里受到忽视的一环,恰恰是如何将历史叙述的生动和史学表述的严谨相结合。阅读这几部著作,正可以对这种结合的必要性有所领悟。正是这种对史学纪律的遵守,才使我们能在夏日的自由阅读中得到这些好向导的指引。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