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 “倒 V”

■受地缘政治事件影响,国际油价一波三折,2018年走势呈“倒 V”型。国内油价共26次调整,成品油调价全年呈现“十三涨十二跌一搁浅”格局。

“五连跌”,这是公众对2018岁末中国油价的直观感受。

最后一次下跌出现在2018年12月28日。根据近期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12月28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降低370元和355元。

自2018年10月“四连涨”后,随着国际油价下调,国内成品油出现“五连跌”,本次调价过后,2018年共有26轮油价调整,成品油调价全年呈现“十三涨十二跌一搁浅”格局。从数据上看,2018年度汽油累计跌幅为490元/吨,柴油跌幅465元/吨。

从2018年国际原油价格走势上可以看出,受地缘政治事件影响,冲高后深度下挫,全年走势呈“倒V”型。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2018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发布会上公布数据显示,2018年国际油价波动性加大,全年最大波幅达71%。

对油价乐观的看法,其实在2017年年底已经形成。2017年11月30日,OPEC成员国和参与减产的非OPEC国家达成一致,同意将减产协议继续延长至2018年底,但将在2018年6月根据当时市场情况进行进一步商讨。

正基于此,2017年年底举行的2018国际能源发展高峰论坛,与会嘉宾认为,在欧佩克和非欧佩克国家联合减产、地缘政治风险加大以及世界石油需求保持增长等因素作用下,2018年国际油价走势趋于乐观。

2018年年初,延续了这种良好态势,特别是受伊朗国内局势动荡影响,国际油价大幅冲高,虽然局势平息之后,油价下行,但在基本面数据向好的因素影响下,国际油价再次回升,加上市场猜测欧佩克和非欧佩克国家联合减产能否坚持,油价反复震荡长达三个月。

真正火上浇油的是美国。4月14日凌晨,地缘局势迅速升温。美国、英国和法国对产油国叙利亚军事设施实施“精准打击”,市场对原油供应中断产生担忧。叙利亚境内及周边拥有苏伊士运河、Suez-Mediterranean输油管道,叙利亚北部的土耳其则是几条重要输油管道的源头所在地。

当时,分析师指出,叙利亚局势的恶化是美俄在叙利亚多年武装对峙的进一步升级,短期可能大幅推升油价,但同时谨慎预计叙利亚问题发生直接军事对峙的持续时间不会过长,原油价格将会重回供需基本面主导的趋势。事实上,此次美英法联军对叙利亚实施军事打击,让国际油价在70美元基础上企稳。

相比70美元,80美元来得更快。

中东地缘政治危机历来是市场焦点。5月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退出伊核协议,签署总统备忘录,恢复对伊朗政权实施经济制裁。许多分析师预计,随着伊朗出口下降,油价将上涨。“我们预计10月份左右伊朗的出口量将下降50万桶/日,并最终下降至100万桶/日。”美国投资银行杰富瑞(Jefferies)这样表示。

5月17日,布伦特原油价格突破80美元大关,刷新2014年11月以来新高。布油连续第六周上涨,创2011年3月份以来最长连涨周数。OPEC减产导致全球原油库存收紧,也助推油价走上80美元。按2017年11月达成的协议,市场主要看六月会议OPEC是否调整减产协议,从而填补伊朗遭受制裁造成的供应缺口。

美国退出伊核协议后,宣布分两个阶段恢复对伊朗实施制裁。第一阶段于8月7日生效,针对的伊朗汽车行业及黄金等重要金属的贸易。第二阶段于11月5日生效,针对伊朗的能源行业、石油贸易,以及伊朗央行的涉外结算业务。

随着特朗普政府制裁的正式生效,霍尔木兹海峡成为焦点。美国能源信息署(EIA)的数据显示,全球每天大约30%的石油会经过霍尔木兹海峡,运往世界各地,在最繁忙的时候,平均每8-10分钟就有一艘油轮通过,伊朗正扼守这一海峡。

伊朗原油出口出现下滑,市场一直对供给充满担忧,国际油价迅速上涨。10月3日,布伦特和WTI原油期货价格分别创下86.29美元/桶和76.41美元/桶的近四年高点。

和市场预期最终不一样的是,进入第四季度,其他其一些事件的出现,使得国际油价出现大反转,掉头飞流直下,在短短不到2月内便将全年的涨幅全部抹去。

首推沙特记者卡舒吉被杀事件。沙特记者卡舒吉被杀事件之前,以沙特和俄罗斯为首的“减产联盟”主要致力于维护石油市场平衡和油价稳定。2018年6月,OPEC宣布自7月1日起,将参与减产国家的合计减产执行率恢复至100%,即在现有原油产量水平上增加产量,原油产量增幅明显的国家将是沙特、阿联酋、俄罗斯和科威特。而受记者卡舒吉被杀事件的影响,沙特政治上受制于美国,投资人对其稳定市场和油价的决心生疑。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伊朗原油出口出现下滑,美国原油产量却在不断突破历史新高。2018年11月中旬,美国周度原油产量达到1170万桶/日,超越俄罗斯成为全球最大的原油生产国。11月30日当周,美国周度原油和成品油出口量超过进口量,为1991年以来的首次。

当然,全球经济转向、中美经贸摩擦以及英国脱欧等对年底国际油价的大幅下跌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正是在这样的供给过剩的担忧中,12月21日,布伦特和WTI期货价格分别跌至50.47美元/桶和42.53美元/桶的一年多来最低点。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