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彻斯特 在迷离、刚硬与平静之间

曼城的雨还在下,我想起年少离开的中国南方小城,更加懂得“此心安处是吾乡”的滋味。酒吧夜晚的疑惑得到某些解答,人容易被异域环境的丰富性迷惑,平静才属于大多数人的生活,包括曼城

责任编辑:周建平

曼城的雨还在下,我想起年少离开的中国南方小城,更加懂得“此心安处是吾乡”的滋味。酒吧夜晚的疑惑得到某些解答,人容易被异域环境的丰富性迷惑,平静才属于大多数人的生活,包括曼城

城市心脏地带,莫斯利大街(Mosley St.)上的彩色广告牌

1

从曼彻斯特驶来的火车晚点了三分钟,播音员在广播里道歉,语气认真地调侃着妨碍火车运行的天气。目的地是阴雨天。

这趟快车走的是利兹通往曼城沿途风景最好的线路。穿风衣的姑娘Evonne侧身退了退,让拿着咖啡的我坐进靠窗的位置。阳光在窗外逐渐退去,火车掠过大片原野和草地,层层阴云压下来,整幅画面一下让我联想到梵高笔下的麦田。

曼城就落在这样的平地里,准确来说,盆地。城市北方和东方毗邻奔宁荒野,南面是同样坦阔的柴郡平原。经过一路山线的绵延,列车一个小时后抵达维多利亚站。刚一落地,稠密的冷湿空气扑了过来。

我哆嗦着灌完最后一口热咖啡,打算先去最近的科学与工业博物馆。市中心位于艾威尔河东岸和默西河北部,靠近麦诺克河和埃瑞克河的汇流处,风自哪方来,都能捎带丰富的水汽。本地人认命般裹紧自己的大衣。

赶路途中才看见来时的火车在市中心的拱桥上穿城而过,原来我早已跟列车一起划过了这座城市的心脏。

有轨电车开过两条街,抵达博物馆时天终于泛了些蓝色。展览馆本身多处是旧厂房的遗址,展区门口伫立着一幅巨大的彩色宣传牌,油彩艳丽,与上世纪美国夸张的广告画报风格相类——火车头、马、人牢牢占据着视觉重头,比例上与后面的拱桥放在一块很不合理;却又特别合理地让人窥见了那个年代的热烈。

博物馆外侧的巨型油彩宣传牌,前方是曼彻斯特至利物浦车站的原址,这是世界上第一条实用交通轨道

牌前保留的正是1830年建成的世界第一条实用交通轨道的一部分——曼彻斯特至利物浦车站原址。一段单行的轨道笔直向前,一列蒸汽机车停靠在铁道的终端。黑铁的质感未被年代封印,甚至与这个城市保持着某种协调,仿佛仍在等待随时发出的鸣笛。当年,上万吨紧实的棉纺织品就是从这里出发,运往30英里外的利物浦,再由默西运河上的货轮通往更广阔的海路,抵达不同国家。

曼彻斯特天生附带新工业开源地的决断手腕,在伯明翰等英国传统工业城市仍然为是否采取新技术而犹豫不决时,曼彻斯特的棉纺织业已迅速将一系列新技术运用于生产。18世纪60年代,兰开夏郡的纺织工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织机,18世纪80年代,英国第一家棉纺织厂就在曼彻斯特诞生。到1830年,曼彻斯特的棉纺织厂已达99家,产量占英国棉纺织工业的近50%。

演示区内陈列着蒸汽机时代应用最广的机械纺织机(还原版),左边的素描描绘了当时工厂的运转景象

人群也在聚集,前后不到一百年光景,曼彻斯特人口就从1750年的一万七千人剧增到1835年的30万人。曼彻斯特成为名副其实的工业革命重镇。曾几何时,世界的“工厂”是英国,英国的“工厂”是曼彻斯特。

这一切也为一个隔海相望的东方国度埋下伤痕的伏笔。暴风雨来临的前夜,东方仍送上了真诚的赞叹。1866年,赴欧洲考察的官员斌椿在《乘槎笔记》中写道:“此地人民五十万,街市繁盛,为英国第二埠头。中华及印度、美国棉花皆集于此。所织之布,发于各路售卖……往织布大行遍览。楼五重,上下数百间,工匠计三千人。棉花包至此始开。由弹而纺、而织、而染,皆用火轮法&he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梁淑怡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