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救援队“退”与“进”

人数不超过5人的民间救援队在非洲当地如何发挥专长?远赴万里的救助价值究竟在哪里?

责任编辑:张玥晗

北京平澜公益基金会救援队员在安置点访问当地灾民。 (受访者供图/图)

(本文首发于2019年4月11日《南方周末》)

此次出行,中国民间救援队将面临疟疾、霍乱等疫情的威胁,还需要独立负担救援费用,更大的挑战是:人数不超过5人的民间救援队在非洲当地如何发挥专长?远赴万里的救助价值究竟在哪里?

2019年3月14日晚,强热带气旋“伊代”率先登陆莫桑比克,随后转向津巴布韦和马拉维,引发山洪、泥石流和山体滑坡,成为南半球迄今最为严重的气象灾害之一,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办公厅等多个机构和莫桑比克政府共同呼吁国际社会进行援助。

在距离莫桑比克9700公里外,深圳居民金洋成为这一呼吁的积极响应者。金洋有两个身份,正职从事芯片研发、软件设计,同时,他是深圳公益救援队的救援队员,近十年参加过多个紧急救援事件,对灾情判断更为敏感。

2019年3月25日,中国政府派出65名中国救援队队员奔赴莫桑比克实施国际救援,两支中国民间救援队也先后出发。摆在金洋与队友面前的问题是,“伊代”巨灾下,他们要不要去非洲参加国际救援。

参与国际救援并非易事。此次出行,中国民间救援队将面临疟疾、霍乱等疫情的威胁,还需要独立承担救援费用,更大的挑战是:人数不超过5人的民间救援队在非洲如何发挥专长?远赴万里的救助价值究竟在哪里?

紧急响应

对卓明灾害信息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卓明)负责人郝南来说,关注“伊代”是“职业习惯”。

2008年汶川地震时,作为志愿者,他没有奔赴前线,留在成都为大量民间组织提供救援信息,促进有序救援。后来,他投身公益,专门为灾害救援提供信息服务,和国内救援队保持密切联系,近年来,卓明多次响应国内外的突发灾害。

2019年3月18日21点45分,郝南在微信群里发了一条消息:“idai热带气旋津巴布韦洪灾,想参与找我报名”,群里有多家民间救援队负责人,这些民间救援队多数和卓明一样,由参与汶川地震的志愿者创办,十多年来日趋完善专业,其中包括深圳公益救援队。

抛出那条报名信息时,郝南还未意识到此次灾害三分之二的伤亡落在莫桑比克,关注点仍在邻国津巴布韦。

津巴布韦位于非洲东南部,与莫桑比克接壤。距离灾区数百公里的Mana Pools国家公园,是北京平澜基金会在当地的反盗猎项目地。郝南试着联系北京平澜基金会发起人王柯,“我们正准备出发”,对方告诉他。

津巴布韦时间3月18日下午2点,北京平澜基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刘小珊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