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了我的五本译著

在翻译式慢阅读过程中,这些书深化思想,丰富生活。毫不夸张地讲,这些书影响了我一辈子。我想描述一下其中对我影响最大的五本。

责任编辑:刘小磊

美国艾比林基督大学课程设计师方柏林。 (资料图/图)

(本文首发于2019年4月25日《南方周末》)

阅读有很多类型,有一目十行走马观花,也有字斟句酌细细品味。读者是自由的,不懂的地方可以跳过去,不喜欢的地方可以略过去。从事翻译,则绕不开作者文字的一枝一叶,甚至还得揣测文字的来龙去脉,遣词造句的良苦用心。十几年来我翻译了一些文学著作。在翻译式慢阅读过程中,这些书深化思想,丰富生活。毫不夸张地讲,这些书影响了我一辈子。我想描述一下其中对我影响最大的五本:

边缘与关爱:

彼得·康著

《赛珍珠文化传记》

这本书是我在导师刘海平先生的带领下,和张玉兰老师、江皓云师妹合作翻译的第一本书。这本传记让我熟悉了赛珍珠这个享誉世界的美国诺奖作家。刘老师和作者彼得·康先生私交甚笃。康先生也对刘老敬重有加,甚至授权他改动文中不合理的地方。在两位老师的接触当中,我能窥见作者写作中的动机和细节处的各种考虑。翻译过程中,我们四个译者经常在一起探讨,此过程打破了成书过程的神秘性。初出茅庐的我,在老师带领下,意识到书后来的定型是作者在各种描述的可能之间,选择了当时认定的最佳版本。打磨是文字工作的最大趣味,可惜这个时代没有人会给你一大笔钱,让你忘掉一切,成天做这种事。一本书是从来都写不完,也从来译不完的,只能通过交稿,结束无穷无尽的打磨,然后生活继续向前。

经过这本书,我后来的生活千丝万缕地和赛珍珠研究联系在一起。我本来就成长于中国农村,译书中间,在赛珍珠曾经任教的南京大学学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小夏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