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松落:我的九个电影瞬间

从新疆最南边的小城,到台湾,从5岁看到《画皮》,到40岁开始和电影业发生关系,一生的踪迹,都可以在电影里找到线索。

责任编辑:《289艺术风尚》

1

《少林寺》

1982年夏天的某个晚上,我家所在的新疆南部的于田农场,人们互相招呼着,去场部看一场露天电影。

新疆地广人稀,人们住得十分分散,看一场电影,有的得过河、穿过一大片苜蓿地和白杨树林,有的得从沙丘中间的小绿洲走出来,再穿过沙枣林,有的得从山脚下的水闸看守房出来,走上很长一段路,到达场部。几百个农场人聚在场部前的一块空地上,县城来的放映队,已经支好了机器和幕布。

电影开始,全场欢声雷动,大反派被打倒的时候,全场一起鼓掌。

那部电影叫《少林寺》。

全中国都一样,影院、俱乐部,人们都在观看和讨论《少林寺》,报纸竞相找出看过50遍和100遍的观众,少年离家出走尤其是结伴的,一定是去投奔少林,只需要到去河南的路上拦截。

当时的内地,一张电影票在5分钱到2毛钱之间,而这部电影在内地的票房,超过1亿元。在香港创下1616万港币的票房纪录,打破香港功夫片卖座纪录,在日本,票房40亿日元,在韩国,票房51亿韩元。

李连杰、丁岚、于海、计春华,以及为影片演唱插曲《牧羊曲》的郑绪岚,都成为风头一时无两的大明星。当然,最后成为最大的那个大牌的,其实是少林寺。

他们改变了少林寺,《少林寺》也改变了他们。

《少林寺》剧照 资料图片

2

《白发魔女传》和林青霞

1983年的夏天,我们去新疆策勒县电影院,看来自香港的《白发魔女传》。

那时候,香港电影刚以“内部电影”之名进了内地,必须要一定的行政级别,才可以观看,好在,我们所在的南疆小城,天高皇帝远,这些电影就明晃晃地在电影院里上映,5分钱买一张票,就可以看。

我爹妈不放心,自动承担起审查机构之重任,先去电影院审看一遍,再领我们去看。《白发魔女传》就通过了他们的审查,另一部武侠片没能过审,我耿耿于怀,记住了那部片子的名字:《报仇》,多年后报仇般地找来看了。

我在小城的露天电影院里,一边惦记着《报仇》,一边赌气一般地看着《白发魔女传》片头的黄山风光,直到鲍起静演的练霓裳出现。我失魂落魄,一腔怨气刹那间溃不成军。那是可以让五岁孩童震动的美,何况,头顶上是满天星光。像后来看到的席慕容的诗:“桐花初放,繁星满天”。

家里的《大众电影》上,渐渐出现港台女明星,一期一个,有一期是林青霞,主打照片是一张柔光照——后来在内地泛滥成灾——但那时候实在罕见,她的头发丝、轮廓,都化在背后过来的光里,浓眉,有一种憨直的表情,页面上还有她演的另几部电影的剧照,其中之一是她和周润发演的《梦中人》。我被她骇呆了,她的美,几乎是一种乡愁般的美。

一旦开悟,再看身边女性,就换了眼光。我的青春自那时开始,但那之后经历过的女孩子,最终都流散了。多年后,我寻访当年出现在我生命中的女孩子的下落,我也看到了多年后的鲍起静、林青霞、刘嘉玲。我努力去想象她们在每一个转折处的心境,探查她们何以会做出那些决定,企图以此为命运绘制出一张函数线。

3

《大闹天宫》

1983年的夏天,学校组织我们看动画片《大闹天宫》。

那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和家人之外的人看电影。之前每次和家人看电影,都以昏睡告终,因为那些电影距离一个孩子太远,裹着他们为我准备的皮大衣睡在露天电影院的水泥长凳上,我觉得有点冷,但又没冷到睡不下去,半睡半醒间,银幕上的声音带上了一种特别的混响,偶然睁眼,可以看见天上的星星。那时候,吸引我的不是电影,而是电影开始前的奔走相告、讨论、期待,以及有电影的晚上,那顿潦草的晚饭——在一九八零年代,看电影是一件慎重的大事。

而那天晚上,有《大闹天宫》可看的晚上,我已经知道自己不会睡着,我兴奋得过了头,在一群高年级同学面前又说又笑,突然间,也不知是什么念头驱使我,我兴奋地在他们面前跳起,在空中旋转360度,然后落地,落地时没站好,腿磕在露天电影院的水泥凳子上,留下了一个小小的疤痕。

多年后,我变成中年人,拍摄了《大闹天宫》的美影厂却还没有老去,依旧先锋。美影厂的先锋之处在于,它从“中国心灵”出发,却并没停留在纸墨上,它的每一次大动作,都和影像技术革新紧密相关,它的每一次决策,都踏在技术进步的节点上。对技术价值、商业价值和心灵价值,同样重视,这也是美影厂出品能够吸引少年,成为每一代少年青春记忆的重要原因。

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经历半个多世纪风云,美影厂千变万化,但属于“中国心灵”的那一部分,仍然没变。在未来某天,它将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诗词壁画、洞窟长卷、花下细语、绿窗幽梦,成为漫漫地球往事、地球乡愁的一部分。

4

《大众电影》

如果1980年代已经成为一个遥不可及的太虚幻境,如果1980年代的群星也拥有一本记录他们名字的册子,那本册子,应当是《大众电影》。

自1979年1月复刊,这本由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办的杂志,就成为中国电影的忠实记录者,也担起群芳谱之责,封面封底人物,多半是年轻女演员(李仁堂李玮也当过封面人物,结果是杂志的滞销)。我们从这本杂志上知道了张金玲、李秀明、张瑜、洪学敏、姜黎黎、潘虹、刘晓庆、陈冲、斯琴高娃、方舒、程晓英、李羚、宋佳、赵越、赵静、邵慧芳、龚雪、任冶湘、黄梅莹、张晓敏、李克纯、宋春丽、丛珊、沈丹萍、倪萍、林芳兵、薛白,也记住了郭凯敏、唐国强、朱时茂、张铁林、迟志强、钱勇夫、沈冠初、王伟平,也是从这本杂志上,我们知道了林青霞、钟楚红、陈玉莲、周润发,隔三差五,它也提醒我们,不能忘记白杨、张瑞芳、舒秀文、王丹凤、上官云珠、王莹、周旋。

它在1982年的发行量,是950万份。

我们由此出发,领略了电影之美,也体味到那些年轻人的美,在摄影灯光服装化妆都帮不上什么忙的情形下,他们给我们看到的美,结结实实,有筋骨、有个性、有辨识度、有时代撑腰,那是浓重的美,一张脸和另一张脸,绝无混淆的可能。

李羚脸上那种羞涩,龚雪小家碧玉的甜,宋佳适可而止的妩媚入骨,赵静的纯净,洪学敏的伶俐,在今天的演员身上再难看见,今天演员的美,整齐划一、削薄、含添加剂,像更圆更大更有光泽却没有苹果味的苹果。

八卦话题,是人类社会永恒的黏合剂。1980年代既然有了更接近现代意义的明星,八卦新闻也就随之出现,不像现在这么方便,靠的是口口相传以及报纸杂志上“文体新闻”里的一星半点,一律十分含蓄,稍事渲染后,必定加上一段“道德法庭”和“警钟长鸣”之类的按语,什么走光照,想都不要想。

也是那段时间,《北京青年报》的记者关键电话采访了邓丽君,陈冲在春节晚会上系了红腰带,女明星纷纷出国留学,都是轰动一时的大事。那个年代有自己的一惊一乍,连看待这些事件的态度,都尚在摸索之中。但今天娱乐八卦的两大要素:金钱与性,已经以各种方式出现在八卦新闻里。

《红高粱》剧照 资料图片

5

《红高粱》

1988年,《红高粱》剧照刊登在了《大众电影》杂志,所有人都被巩俐逼人的清丽骇了一跳:粗眉大眼、汗腺似乎格外发达的女性,总算从中国的银幕上慢慢退场了,她这种有点刀锋气质的女人,居然也可以扮演劳苦大众了。

紧接着,《红高粱》在第38届柏林电影节上获得“金熊奖”,成为第一部在竞赛性国际A级电影节上获奖的中国电影。得奖后《红高粱》在全国放映,听说即将看到一部获得国际大奖的电影,全城像过节一样挤在电影院门口,爹妈的单位各自发了两张票,但他们宁肯浪费两张票,也不肯带我们去,妈妈正色说:“里面有那种镜头”。她的神色对我形成极大震慑,使我15年后才敢补上《红高粱》这一课。

1980年代,是个属于电影的黄金年代。张艺谋曾说:“第五代集体成才,是赶上了厚积薄发的大环境。一个民族经历了多年的政治化生活之后,有了反思,有了不同的价值冲击……是那个时代蓬勃的文学、全民的风气、从头来过的热烈氛围造就了我们,是时代给了巨大的荣耀。”(《张艺谋的作业》)

《大红灯笼高高挂》《菊豆》《秋菊打官司》上映时,我们那个小城的年轻人们倾巢而出,《英雄》和《十面埋伏》的时代,我们依然雪地排队,留下了为抢票挣掉衣服扣子的传说,但那些电影给我们的观感,已经发生变化。或许,一切都无法改变,十面埋伏的不是金钱,声声进逼的也不是商人,而是整个时代。

6

城市电影

1990年,我们在电视上看到了谢飞导演,姜文主演的《本命年》。看着程琳唱《留下油灯光》,看着姜文扮演的李慧泉,慢慢倒在地上。

1980年代,《红高粱》《黄土地》这样的文艺片看起来是主流,各种各样的CULT片看起来很兴盛,但八十年代电影真正想走的方向,其实是城市题材电影,作为对城市化进程的呼应。

1980年代初,真正意义上的城市电影开始出现,在“时代的春天”的气氛中,这些电影往往基调乐观,电影基本剧情多数是两个基本的故事核:第一,一个失足青年在周围人帮助下重获生活的信心、友谊以及爱情,第二,一个经营不善毫无生机的商业单位,在承包经营方式的激励下,在一群青年人的共同努力下,重新焕发出生机,当然,还有混搭而成的第三种,那就是一个失足青年,来到一个死气沉沉的单位,最终,他和这个单位一起获得新生。

从被市场经济最先垂青的广州到北京到上海,这种故事随处可见:《雅马哈鱼档》《夕照街》《小小得月楼》《黑蜻蜓》《锅碗瓢盆交响曲》等等。今天看来,这类故事里有一种明显的隐喻,不便明言的时代创痛被压缩在一个小小的集体里,最终以乐观的方式得到安抚。

滕文骥是这一时期较为重要的城市电影导演,1985年他拍摄了一部讲述建筑女工成长为明星的歌舞片《大明星》,其中的主题歌《我多想》迅速传唱开来,而不论电影还是歌曲,都洋溢着一种近乎盲目乐观的时代期望。

八十年代初城市电影中所具有的那种乐观,在中后期电影中再难得见。在《黑炮事件》《一个死者对生者的访问》《绝响》《太阳雨》《给咖啡加点糖》等城市电影中,我们看到的是城市化进程对人和人之间关系的破坏,是失衡与动荡,不安的情绪开始酝酿。虽然还有《二子开店》这样的喜剧延续八十年代前期的城市电影追求,却已是余韵了。

谢飞导演拍摄于1989年的《本命年》,开始为城市电影重新定调。这部根据刘恒小说改编、由姜文主演的电影中,主人公李慧泉依然是“失足青年”,但所遭遇的却是一个接一个的困境,这与八十年代前期的电影迥然不同。

此后的九十年代,内地的城市电影沿袭的就是这种灰色的基调,黄建新的《站直了,别趴下》、何群的《混在北京》、宁瀛的《找乐》《夏日暖洋洋》,霍建起的《生活秀》,大致如此,《大明星》中建筑工人在工地上载歌载舞的场景,迅速成为回忆。

在城市化浪潮中懵懵懂懂遭受创痛的,不只内地人,台湾电影《搭错车》中,我们看到了同样的场景,暴力拆迁,旧时家园与人际关系同时消亡。

1990年代以后,城市,就基本从中国内地的电影中消失了。偶然出现,却因身单力薄,很难获得关注,几乎等于不存在。这是内地电影对城市化的第二阶段反应:否认和怀疑。原因有二,一是中国电影的整体衰微,二是第五代导演在国际上扬名,使农村和历史题材成为热点,陈丹青认为:“陈凯歌、张艺谋、田壮壮他们都是才子,但他们这个年代的人接受的浪漫主义、英雄主义、带有悲剧色彩的美学教育里面没有都市电影这个概念……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遗憾。”

直到1997年,冯小刚的贺岁片《甲方乙方》为中国电影奏响回暖的先声,城市,也在2000年前后,渐渐回到了中国内地电影中。但起初5年,中国电影中的城市,只有一个上海,多数时候,还只意味着“老上海”,以至于王家卫要感叹:“上海养育了城市电影,却又把它拱手让给了香港。”

真正体现城市化进程中人们心理状况的,是张一白、贾樟柯和娄烨的作品。整整十年里,张一白几乎成为唯一一个城市电影导演,他导演了《好奇害死猫》《秘岸》《夜。上海》,担任了《双食记》和《杜拉拉升职记》的监制,这些有他主导或者参与的电影,故事精致,剪辑利落,音画时尚,但也打上了他的另一个烙印:诡计、阴谋,人们各怀心事,冷淡疏离,像一次华丽却冰冷的拥抱。

而更进一步的,是贾樟柯导演的2004年的《世界》和2008年的《二十四城记》,在他的镜头下,城市像德尔沃(Paul Delvaux)和基里柯(Giorgio de Chirico)在他们的画作中预言过的那样,空漠孤寂,人们不得不与过去割裂,在庞大的城市里,陷入生无所依的境地。

《二十四城记》剧照 资料图片

7

录像厅

整个九十年代,我们的电影时间基本被香港电影占据,看电影的场所通常是录像厅。

一台彩电,一架录像机,若干沙发或者木头椅子,就组成了录像厅。一根音频线,将播放中的电影声音接出去,用小喇叭朝着大街放,招揽顾客,另有一块红色的水牌,立在门口,上面写着当天播放的电影名单,李小龙、苗可秀、施思,一直到周润发、刘德华和周星驰,都曾是红牌上的常客。当然,把节目单上所有电影的播放时间加起来,是不够二十四个小时的,那么,有名有姓的电影之外的时间里,录像厅里在播映什么?——加演片。嘘!加演片!

在八九十年代,录像厅风靡一时,它成本低,门票却是五毛到两块钱,而且场场满座,那个年代的大街上,隔不多远,就有一间立着红色水牌的屋子,小喇叭传出电影中的打斗声。那是那个年代的经典背景声。

后来,昆汀·塔伦蒂诺和罗伯特·罗德里格滋两位大导,在2007年推出《磨坊电影》(《Grind house》)时,对当年美国专门放映Grindhouse Film的地方进行了描述,咳,那跟咱们的录像厅可不就是一路货色么?那个地方培养出了昆汀·塔伦蒂诺,而我们的录像厅培养出了贾樟柯,他曾说,早在1982年,他就经常去录像厅看电影。

录像厅当然不只是作为大导演的黄埔军校而存在,事实上,它是整整一代人的青春记忆。七零后在那里完成了世界观、人生观的补充性学习,接受了文艺教育,甚至在那里完成了性启蒙。所以,后来的我,每每恶毒批评过一部现在的“香港电影”之后,我也反思,说它们不像“香港电影”,是不是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它们不是在录像厅里放出来的。录像厅为我的“香港电影”,甚至“电影”,规定了最初的形态和色彩,电影就是浓艳的、传奇的、俗透的、画面粗糙的、CAMP的,环境也得肮脏杂芜,而不是像现在的电影那样,浅的、白的、明亮的、舒适的。而青春和无味的中年的区别,其实也正是如此。

1990年代中期以后,VCD成为七零后的新欢,录像厅迅速沦落,走向衰败。并在2001年12月30日国务院颁布的新的《音像制品管理条例》之后,彻底成为历史名词,只在一代人五味杂陈的记忆里永垂不朽。

8

《哈利·波特》

2001年,看“哈利·波特”电影第一集《哈利·波特与魔法石》那天,正是雪后,电影院门前排了很长的队伍。

自从《甲方乙方》重新开启了中国人对电影院的兴趣,《英雄》复活了购买电影票要排队的传统后,每年都有那么一两次,我们要为看电影排队,有时还相当激烈,在《英雄》的抢票队伍里,我想起在铁路系统工作的发小告诉我的细节,春运期间,列车员制服上的扣子都是用铁丝拧上去的。《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的购票队伍没有这么狂热,挪动双脚的时候,可以听到脚下的雪被压瓷的声音。

“哈利·波特”系列电影的头两集,格外明媚,现在看来,它的幼稚程度直逼后来在国内引起争议的《纳尼亚传奇》,孩童称王称霸,胜利的过程毫无难度可言。到了第三部《哈利·波特:阿兹卡班的囚徒》,原来的导演克里斯·哥伦布变成了制片,墨西哥人阿方索·卡隆成了导演,在他看来,“13岁的孩子已经开始应付心中那个潜藏的恶魔”,于是,阴郁和黑暗都来了。

一直奇怪,这种做派,为什么要从第三集才开始,十年后明白了,前两集,就像人生的开场,要尽可能地给点甜头,所以里面满是足球赛、快乐而新鲜的学校生活,并伴随着小友谊、小冒险,和一点似是而非的小爱情,一切只为诱人入彀,接下来,真刀实枪的人生,开始温水煮青蛙一样小规模演练,“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似乎越来越倾向于证明:我可以比上一集更黑暗。

就这样,忽然十年便过去。

它也让我们参照出了这十年的最大动荡。《哈利·波特与魔法石》2002年1月在国内公映,票房是2100万,到了《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上)》,票房已是2.2亿,《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尽管并非全球同步上映,首周票房就已经破2亿,这或许要归功于银幕块数增加或者全球同步放映,但还有一多半功劳,要算给人民币贬值。如果罗琳女士有琼瑶的耐心,再用十年翻拍“哈利·波特”系列,或许可以通过票房比照出我们财富缩水的程度。

《哈利·波特》宣传照 资料图片

9

DVD

2000年之后,是华语电影市场的低谷,我们却凭借DVD,进入另一个盛世。

起初,我们看LD、VCD,片源很少,为了借一张碟,我们穿过大半个城市,为了看到市面上较少流传的电影,我们到处寻找刻录片源,一个新兴行业由此出现——刻录电影,从他们提供的影片名录上选出自己要的片子,下定金,半个月到一个月后,拿到刻录碟。

2003年后,DVD开始普及。电子商贸城成了我们的电影院,电子商贸城是本城最大的电子市场,一向鱼龙混杂。一层专营大小家电电线电缆灯泡开关,二层三层专营软件及D版DVD、VCD,而楼梯和转角处,则站满兜售H片的小贩,俗称“游击队”。一层是一片清澈敞亮景象,二层三层则从地理环境到人文环境,处处与它们所从事的营生的气质吻合,楼梯是曲折的、阴暗的、脏的,消防器材外面的玻璃,照例是被砸破的,窗子上钉着铁皮,铺子外面摆放着炉灶,防盗门“哐啷”一声推开了,走出来一个画着黑眉毛的女人,一边拉着毛衣的下摆,一边疑惑地看着来人。

我们就在这样复杂的环境里,寻找着侯麦、黑泽明、费里尼、伯格曼、基耶斯洛夫斯基、岩井俊二、大卫·林奇、大卫·芬奇、塔可夫斯基、安东尼奥尼、安哲罗普洛斯、杨德昌、侯孝贤、蔡明亮。

我曾经以为,是因为那时电影少,别的娱乐形式也并不丰富,因其稀有,因其难得,得以观看前的期待、观看时刻意营造的仪式感,以及观看后的念念不忘以及文字抒怀,宣示了其重要性,但现在我却知道了,年轻时的一切事物都异常浓烈。是那个浓烈的年代赋予了电影浓烈的色彩。那时的我们,像随时会因风起舞的芦苇,而电影、音乐、文字、爱情,都可以是一阵驱动的风。

所以亦舒说:“恋爱,革命,都必须非常年轻,非常非常年轻。”其实何止恋爱和革命,所有需要感受力支撑的事物,都需要年轻来配合。罗曼·罗兰也有相似的表达:“大半的人在二十岁或三十岁上就死了:一过这个年龄,他们只变了自己的影子;以后的生命不过是用来模仿自己。”

于是,我开始写影评了。我的影评,不是评论,其实更像是找个东西,来拴住记忆。电影对我,对许多因为电影而拥有浓烈记忆的人来说,可能更多是气味、声音、画面的碎片集合,是记忆的通道,是怀念的方式,是想要重返浓烈时代的企图。

我无比怀念那些被电影拂过的晚上,也正是带着这点怀念,继续去看电影,希望当屏幕亮起,我还能和当初一样反应强烈。

结语

2017年冬天,我在台湾看了一场电影。

整趟旅程,一点没有陌生感,南京东路,那是三毛住的地方,新竹,那里有席慕蓉槭树下的家,西门町,那是林青霞被发现的地方,淡水河,是郑智化《淡水河边的烟火》和张清芳《Men's talk》里的那条河,华西街牯岭街,是林强和杨德昌作品里的街,台大,是琼瑶小说里出镜次数最高的学校,台北的冬雨,是孟庭苇1992年歌里的雨,甚至,抬头看天,也会想起王芷蕾的《台北的天空》。

白天听蒋勋、张大春、罗智成、阮义忠的讲座,晚上自由活动,第二个自由活动的晚上,麻宁老师带我们去看一场电影,她选好了片子,我们在台大附近找可以观看这部电影的影院,第一家影院,放映的场次不合适,第二家影院,20分钟后就有一场。

影片文学性很强,靠近的是台湾乡土文学的传统,对乡下日常、底层生活细节有非常耐心的描述。尤其耐人寻味的是,导演用影像色彩来区隔穷人和富人的生活,穷人的生活场景,用黑白,富人的生活,用彩色。

百来号人的小厅近乎满座,让我嫉妒的是,观众很安静,只在该笑的地方笑出了声,片子结束,没有人提前离场,所有人都看到最后一行字幕出完。我想,之所以能有这样的表现,是因为影院靠近台大,观众多半是学生或和学院有关系的人,另外,这个电影能吸引来的,也多半是对文艺片有兴趣的观众。

出了影院,楼下是一间livehouse,有一支大陆来的乐队在演出,演出刚刚结束,观众正陆续往外走,他们的穿着,和电影院里的那群人相比,又是一番光景,脏辫,机车夹克。楼上楼下,都在搞文艺,却像是两个部落,两个世界。这种景象不算罕见,但这么直接地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却是第一次。

站在那里,我突然有恍惚的感觉。

从新疆最南边的小城,到台湾,从5岁看到《画皮》,到40岁开始和电影业发生关系,一生的踪迹,都可以在电影里找到线索。

当浓烈的被稀释,强烈的变平淡,一日再也不会长于百年,我们拉下窗帘,放出画面,终于肯以平常心来谈论电影,或曾经拂动过我们的一切,如叶芝的《沉默许久后》(飞白译)那样:

“沉默许久后重新开口,不错

其他情人全都已离去或死去,

不友好的灯光用灯罩遮住,

不友好的黑夜用窗帘挡住,

不错,我们谈了又谈,谈论不止,

谈艺术和歌这个最高主题:

身体衰老意味着智慧;年轻时,

我们曾相爱而却浑然不知。”

(来源:《289艺术风尚》)

网络编辑:柔翡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