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控分歧,中印沟通机制正在发挥作用”

全球贸易往来的中心,正从西方转向东方。贸易的迁移,包括能源、全球发展等关键因素都已逐渐转移到亚太地区,因此相关国家对亚太地区越发关注。在唐勇胜看来,亚太各国都应该寻求对话交流,然后建立一种基于法治的秩序,来解决对安全等问题的分歧。

责任编辑:姚忆江

在来中国走马上任前的几周,唐勇胜一直在读一本翻译的《三国志》,未来他希望可以学习一些中文。2019年1月,55岁的唐勇胜履新,担任印度驻中国大使,迎来了他30年外交生涯的最大挑战。在派驻中国前,唐勇胜是印度驻缅甸大使,他还曾历任印度驻西班牙大使、印度驻斯里兰卡高级专员公署副高级专员、印度驻德国慕尼黑总领事馆总领事等职务,并拥有印度驻美大使馆和印度驻巴基斯坦高级专员公署的就职经历。此外,在印度总理办公室任职期间,唐勇胜还担任过包括现任莫迪在内三任印度总理的私人秘书。 (南方周末记者 姚忆江/图)

(本文首发于2019年6月6日《南方周末》)

全球贸易往来的中心,正从西方转向东方。贸易的迁移,包括能源、全球发展等关键因素都已逐渐转移到亚太地区,因此相关国家对亚太地区越发关注。在唐勇胜看来,亚太各国都应该寻求对话交流,然后建立一种基于法治的秩序,来解决对安全等问题的分歧。

在有分歧的一些议题上,唐勇胜认为中印媒体都不应该把它报道成危机。比如说中印边界,虽然有一些分歧、问题,但目前是有机制去解决的。将来在中印边界上可能还会有一些小小的冲突,但他觉得媒体不应该去夸大,而应该从当地的视角去理解、报道,他相信,两国有智慧、能成熟地解决问题。

出任印度驻华大使,唐勇胜深知其中的挑战。他曾在两任外交部长、三届总理手下工作过,从中他学习到了与像中国这样的国际主要政治力量对话的经验。他先后多次跟随印度外交部长、总理来访中国,也曾多次参加中印之间的双边会议。他对南方周末记者介绍自己与中国的渊源,“我虽然没在中国工作过,但我曾多次造访中国。一开始,我是以学生的身份来中国学习。我在德里大学读历史学时,第一位教我中国历史的老师是谭中,他在印度教了四十多年的中国历史。在他的启蒙下,我对中国历史非常感兴趣,深深感到唐朝的繁荣昌盛,崛起于世界民族之巅,在我看来,那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时期。我的中文名字是印度名字(Vikram Misri)的直译,是上一任印度驻华大使给我起的。我的姓‘Tang’在印度语里意义很多,其中一个意思是‘甜蜜’,和中文的‘糖’‘唐’都有同音同义之妙。而之所以名为‘勇胜’,则出自《史记》‘将勇者胜’。”

“恩师谭中教授已经90岁,几个月前,我跟他在北京再相逢。谭中教授的父亲是谭云山教授,他和印度大师泰戈尔是非常密切的朋友。”

中印人文与商贸合作有更广阔的空间

南方周末:莫迪先生刚刚第二次当选总理,会不会借着2018年习莫会的共识保持发展势头加强合作?您认为他将在促进中印关系方面采取哪些举措?

唐勇胜:习近平主席与莫迪总理在武汉非正式会见,也是中印双边关系的里程碑。两国领导人有着非常好的个人关系,他们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邵小乔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