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昆明到成都的绿皮车

责任编辑:朱又可

2014年春节前,网易发布一组照片“绿皮车记忆”,让人想起那些旧时光,我选了其中九张发了微博。后来见到两个大学生为这事争论,一个说:现在是高铁时代,绿皮车在中国已经绝迹。另一个说暑假回家刚刚坐的就是绿皮车。

那种墨绿的老式慢车究竟有没有绝迹,2019年春天,我走了一次成昆铁路。

事先查了这条路线上三种正运营的车:G字头的最快,6小时左右。K字头,要走19个小时多点,最慢的绿皮车,已经不能从昆明直接到成都,目前分段行驶:从昆明到攀枝花、攀枝花到普雄、普雄到燕岗,最后从燕岗到成都的160公里,没有绿皮车,只有快车可以选择。

我想试试绿皮车,查询显示,昆明到燕岗这段全程988公里,三段绿皮车行车时间相加是23小时53分。

又没钱又不在乎时间

(昆明到攀枝花,6162次,351公里,行驶7小时45分,票价21块5)

清晨6点,天还没全亮,起早赶火车。

这时候的城市是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匆匆赶路的人,谁也不理会谁,除了被空荡荡的路面放大的脚步声,没其他响声,一切都是低沉的半睡眠状态,让人想到农耕年代。

沿路边排开小摊贩的推车,冒着大团的白汽,只要稍一走近,立刻有热的豆浆鸡蛋高高地递过来。远远看见昆明火车站站前有围墙遮挡,好像在施工。

赶绿皮车的记忆就是人山人海,总担心挤不上车,被这种情绪暗示和驱使,身边出现各种扛着筐篓口袋跑的人一点都不奇怪。

(资料图/图)

开始检票,昆明始发的这趟车,全部乘客不过一百多人,一窝蜂都堵在检票口了。

奇怪,按票面上印着的车厢号,上的是一节卧铺车。车上铺位的布局和20年前完全一样,低矮昏暗,只是缺了被子枕头。看了一会才明白,下铺坐人,中铺放行李,上铺空置。

我的座号对应位置的下铺已经挤了一家子,有老人有女人有孩子,女人搂着很小的孩子睡在铺上,她蜷着的脚下有个5岁左右的女孩坐着吃东西,大眼睛,不停地问:怎么还不走?

女列车员过来,看我的座位被占了,直接带我到车厢的另外一端说:就坐这儿吧。后来才知道这种慢车都是不用对号的,虽然票上印着座号。

开车前,列车员一直在安置中铺上的行李:这是谁的,不会放好吗,不怕掉下来砸着人!

车慢慢开动,十几分钟后停靠第一站,就一动不动了。

这个小站叫“读书铺”,没见人下车,也没有人上车,火车就安静地停着。事实上,成昆线上的20多小时里,类似的停车数不过来,没见谁着急,想走就走,想停就停,一切任由它。有一次停了半小时,好像被忘在半山坡上了,突然爆炸一样,一声轰响,车身猛一激灵,慢慢动起来,窗外展开一片开阔的坝子,阳光明丽又安详,一棵孤零零的树正独自在远处开着花,不知道是桃还是杏,浅粉的生气勃勃的一小团。

绿皮车跑起来也不慢,车速带动风从一扇开着的车窗猛吹进来。几个人去试过,都没法把它关上。列车员说昨天车到攀枝花太热了,旅客硬把车窗往上抬,给抬坏了。直到带工具的维修工过来才修好它。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解树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