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语者 法医秦明

“再到后来,我发现无论是悲天悯人还是嫉恶如仇,对于破案都没有任何作用,只有客观严谨地工作,才能帮死者还原真相,才是对他们最大的尊重和帮助”

责任编辑:孙凌宇

“再到后来,我发现无论是悲天悯人还是嫉恶如仇,对于破案都没有任何作用,只有客观严谨地工作,才能帮死者还原真相,才是对他们最大的尊重和帮助”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2019年第18期)

6月14日,根据法医秦明的第一本小说《尸语者》改编的电影《秦明·生死语者》上映,秦明发微博表示,“电影非常还原,第一饰演我本人的秦明很帅,第二有学妹暗恋。”

但采访间聊到具体情节,社交平台上轻松好玩的一面便迅速被收起来,严谨认真的法医上线,对每个有关专业的问题一丝不苟地回答——电影里秦明解剖过1300多具尸体,“没有,不可能,我个人认为不到五六十岁,你做不到这个数字。一个省一年有好几千具非正常死亡需要法医到现场去排除他杀,绝大多数只需要经过尸表检验就能排除。少数确定了是命案或怀疑是他杀的才需要解剖,一般解剖率能达到30%就很了不起了,所以说一般一个法医一辈子接触一两千具尸体很正常,但是我们算一下,解剖也就几百具”;电影里秦明每解剖完一具尸体会在房间里放一个魔方,“这也是为了电影的一个艺术化要求,但是真实的情况下,我们的工资买不起那么多魔方。而且我们也不需要这样的纪念方式,我觉得法医是守护生命尊严的最后一道防线,我们通过推断死亡时间和原因等,客观地把死者最后的话说出来,就是对他最大的尊重,比任何形式上的尊重都要重要。”

秦明(右)与电影主演严屹宽

必须休年假

秦明1998年考入安徽皖南医学院。他的父亲是中国第一代刑事技术人员和痕迹检验专家,母亲是护士,结合二者的优势,他选择了法医专业。当时全国只有九所院校开设法医专业,一年的毕业生加起来只有两三百人。他们班三十多人,报第一志愿的只有他一个。直到TVB的港剧《鉴证实录》传到内地,情况才有所好转,法医逐渐被认知并接受。

如今,教授法医专业的学校已有三十多所,各地也按要求建设起解剖室,“以前很多县或者经济落后地区都是没有的,大多数情况都是露天解剖,找一没人的地就开始了。顶多有一间小房,用砖头砌一张解剖台,窗户上再加装一个排气扇。”

他提到2015年的一个新闻,标题为《贵州警方荒山解剖尸体死者家属疑系私摘器官》,“这个报道很吸引眼球,但我们一看就知道很荒唐,人都死了,你跑去盗取啥,后来我了解了一下情况,贵州那个地方没有建立解剖室,有个人在大街上被捅死了,总不能当场开始解剖,肯定要拉到没人的地方,所以有了荒山解剖这个说法。”

解剖室的条件好坏取决于有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吴悠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