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波跑赢地震波之后

36秒,意味着他可以从容地在调度室发出指令,通知运行线路驾驶员,将地铁列车的自动模式改为手动模式,同时加强瞭望。

责任编辑:吴筱羽 钱昊平

2019年6月19日,长宁县双河镇葡萄村,李泽权站在被地震毁坏的房子前。 (南方周末记者 翁洹/图)

(本文首发于2019年6月20日《南方周末》)

在最早拥有地震预警系统的日本,面向公众的系统被命名为“紧急地震速报”。

36秒,意味着他可以从容地在调度室发出指令,通知运行线路驾驶员,将地铁列车的自动模式改为手动模式,同时加强瞭望。

张超家的电视画面突然变灰,紧接着跳出三行字,他只记得两个信息:“5.8级地震”“注意避险”。

这是张超第一次在电视上看到这样的信息,他以为是正在观看的电影《冲出亚马逊》中的单幅影像。

不到10秒,头顶的吊灯开始剧烈摇晃。张超又瞥了一眼电视,“5.8”已经变成了“6.1”。他才反应过来:这真是预警信息。

距张超家所在的四川宜宾筠连县城不到90公里,长宁县已陷入混乱。据事后中国地震台网发出的通知,2019年6月17日22:55,四川宜宾长宁县(北纬28.34度,东经104.90度)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16公里。

不幸的是,长宁县所处位置被称为预警“盲区”。生活在“盲区”里的人,预警没有任何作用。用这套ICL地震预警技术系统主要研发人王暾的话来说,“大概离震中21公里之内的预警就为零。”

“盲区”成为ICL系统受质疑的“软肋”之一。从已有的资料来看,ICL预警系统的名字、发布渠道、减灾效用都存有争议。

这是一个高度专业的领域。从2011年正式运用伊始,ICL预警系统就曾受业内质疑,也得到了有关部门的支持。而6月17日深夜发生的宜宾地震,更让王暾和他团队研发的ICL系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当然,王暾拒绝这些质疑。无论在访谈还是微博上,他频繁呼吁,全国地震区开通电视、手机地震预警服务。

名字:预警还是速报?

无论叫什么名字,这种方式都不能神化。

对公众而言,“地震预警”仍是一个新事物,尽管它已在四川悄然运行多年。早在2011年,汶川大地震中受损严重的汶川和北川就成为王暾预警研究的重要试验地。

王暾原是美国康涅狄格大学物理学博士,在2008年以前,他从未研究过与地震有关的问题。2008年他受汶川地震所动,回国从事地震预警系统的研究。

2018年6月18日,王暾告诉南方周末记者,2011年4月,他所研发的地震系统首次成功预警——那是一场发生在汶川的3.0级左右的地震。此后的宣传均称,这次预警使中国成为继日本、墨西哥之后的第三个具有地震预警能力的国家。

所谓地震预警系统,指大震发生后,抢在灾害形成之前发出警告。整个系统依托震中周围密集的台网点,识取信息,快速评估地震发生后初级信息,利用地震纵波快于横波以及电磁波快于地震波产生的时间差,达到预警目的。

王暾曾在一次演讲中说:“我们在地震预警领域的每一步,都代表了我们国家在地震预警领域的每一步。”

但在部分地震预警专业人士眼中,地震预警的名字容易让人产生混淆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小碧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