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奋斗青年的理想国

“中关村是一个奇迹。富人和穷人、博士和文盲、外来人和本地人、达官显贵和三教九流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的位置,都有机会在这里谱写精彩篇章。”

北京·今天  中关村

张永捷感叹:中关村让自己失去了舒适、安逸、平静,但“让自己又重新活了一次”,而且“活得很精彩”


中午吃饭成为享受
李少宇走出理想国际大厦20层的电梯,在通体透明的落地窗前俯瞰四周:向东,“第三极”外观奇特而又充满个性,他经常在中午惠顾那里的地下美食广场;往西是“海龙”、“鼎好”这些中关村的昔日地标,他上大学的时候就在里面“攒电脑”、“淘盗版盘”,如今这里仍旧以此闻名;朝南,“新东方”的logo在阳光下闪耀,对出国望眼欲穿的学生族视这里如同神庙,而硕大辉煌的“中关村购物广场”成为鳞次栉比、规整肃穆的写字楼群中最跳跃最时尚的音符。时钟敲过9下,李少宇转过身去进入工作区,他边走边凝望北面的迷人风景——燕园“一塔湖图”,然后倒一杯水,启动电脑。

这座大厦位于北四环西路58号,坐落在中关村科技园区的中央地带,第20层是新浪网的总部所在地。李少宇是新浪销售部的产品与设计总监,34岁的他很享受现在的生活:忙碌,充满挑战,有奋斗,有收获。这个地道的北京男人经历丰富并且传奇:中关村十年,他完成了从一名汽车专业的高职专科生到“港大—清华”联合硕士的学历转换;也完成了从一名初涉互联网的毛头小伙儿到知名网站部门总监的身份转换。回首过往,李少宇蓦地发现,转换的不仅仅是自己,还有自己脚下的土地——中关村的十年嬗变让他不敢相信眼前呈现的一片繁华。李少宇常对别人说:“特别喜欢理想大厦这个名字。我觉着大楼里匆匆忙碌的每一个人都在为这两个字奋斗,而奋斗适用于整个中关村。现在很流行说奋斗,这的确是很好的中国式表达。”

1999年,李少宇进入新浪。新浪那个时候租用了万泉河小学的两层楼,“拥挤、办公条件相对落后”,但这些丝毫没有削弱热血青年们对方兴未艾的互联网行业的无限憧憬,很多人甚至辞掉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