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世瑜:巾生魁首,还魂圣手

在昆曲界,提到“巾生魁首”,所指必是汪世瑜先生。就如同提起“昆曲皇后”即是张继青,“蔡明皇”即是蔡正仁。如同民国时期的“活林冲”“活霸王”这些绰号。仅此寥寥数语,道尽艺人艺事的荣光。

在昆曲界,提到“巾生魁首”,所指必是汪世瑜先生。就如同提起“昆曲皇后”即是张继青,“蔡明皇”即是蔡正仁。如同民国时期的“活林冲”“活霸王”这些绰号。仅此寥寥数语,道尽艺人艺事的荣光。

“巾生魁首”得名久矣。半个世纪以来,汪先生一直是浙江昆剧团的当家小生。1941年,他出生于江苏太仓,1955年进入浙江国风苏昆剧团,这是当时中国仅存的半个昆曲剧团。1957年第一次上台扮戏,演的是风流书生,《玉簪记·琴挑》中的潘必正。到1962年,他主演《西园记》,一炮走红,演出360多场。据说周恩来总理观戏后有言,“汪世瑜是一个好演员,要给他创造一个好条件”。自此,汪先生便从同辈演员中脱颖而出,成为明星般耀眼的昆曲小生。

1962年昆曲《西园记》汪世瑜(左)饰张继华

汪先生师承周传瑛。在昆剧传字辈里,民国名伶当属顾传玠。但顾传玠早早弃伶,如流星一闪而逝,空留若干佳话。周传瑛则以技艺见长,念白有力,身段飘逸,善于刻画人物,且苦心延续南昆一脉,后以演《十五贯》中的况钟名世。汪先生得周传瑛之真传,在说艺及回忆文章中时有念及。在一篇谈《拾画叫画》的文章里,周传瑛给汪世瑜讲解“雅、静、甜”,为“在淡雅的风格中透露出炽热的痴情,在恬静的情调中流露出诗情画意,在甜美的韵味中让人回味陶醉”。此处说的是这出戏的意境,但汪世瑜将这三字转化作昆曲小生艺术的境界与真诀。譬如“雅”,即是通常所说的“书卷气”;“甜”为可爱灵动;而“静”,汪世瑜常以自己的演出史来证之。如初次演出《拾画叫画》,因演出前夜失声而紧张,48分钟之戏39分即匆匆而过,后几日再演,静下心来,获成功。又说浙昆第一次晋京演出并争梅花奖,戏码恰在林为林《界牌关》之后,由热闹之武戏转为冷清之文戏、独角戏,甚难。是日他演《拾画叫画》,周传瑛把场,他心极静,平日出场走七步,那日他偏偏走了九步……全力而为。嗣后亦以此剧获梅花奖……

汪先生可说是顾传玠与周传瑛两位南昆正宗小生的嫡传与化身,既展露顾传玠的风神韵致,又深谙周传瑛的沉郁老到。或许他正是从周传瑛追忆的顾传玠里,找到了与自身契合的表演艺术。

新世纪以来,由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加持,昆曲成为中国的“非遗”之首。但是昆曲在当代社会的真正复兴,却要数到著名作家白先勇制作的青春版《牡丹亭》。青春版《牡丹亭》自2004年开始巡演,至今已有300余场。最重要的是,青春版《牡丹亭》改变了世人对于昆曲的观念:由陈旧落伍的老戏一变为时尚高雅的艺术,从而使昆曲不仅获得了源源而来的年轻观众,而且制造了一个传统艺术现代化的“样板”(白先勇称之为“昆曲新美学”)。

青春版《牡丹亭》剧照

《牡丹亭》又名《还魂记》,百年来一衰再衰的昆曲因《牡丹亭》而遽然还魂。在这场昆曲还魂的戏剧中,白先勇是推手,但还魂圣手却是总导演和艺术指导汪世瑜先生。白先勇说,三顾茅庐请汪先生出任该剧总导演是一个重要的决定,又细数汪先生的贡献,有“丰富原有经典折子”“新排折子戏经典化”“过场戏趣味化”“人物塑造成功”。如今看来,青春版《牡丹亭》虽是新制大戏,但呈现的仍是接近传统昆曲的样貌,这自然少不得全心浸润昆曲又锐意创新的汪先生的功劳。在一次演讲里,汪先生说及《牡丹亭》里柳梦梅见杜丽娘时叫“姐姐”,青春版每演至此处,定然全场哄笑,此乃由大嗓转为小嗓,真声转为假声,当场演示,并说:“我要是这么一叫,一定能把杜丽娘从地府里叫回来。”于是满座欢乐。汪先生又常一一解说青春版《牡丹亭》里柳梦梅的12种不同的出场方式,凡此种种,昆曲之还魂确乎有赖于此等精绝技艺之圣手。

汪先生原名汪铭育,习昆曲后改艺名为“汪世瑜”。浙江昆剧团的辈分排行定为“传世盛秀”,“世”正是承“传字辈”而启后来人。而“瑜”之命名,大约与“育”谐音,斜玉旁代表小生的行当,“瑜”为美玉之光辉,恰好是昆曲小生风流蕴藉之征象。在大半个世纪的昆曲沉浮里,汪先生如同精金美玉,于时代汹涌中闲庭信步,如在舞台上迈着台步,与昆曲之美交相辉映。

作者 | 陈均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

著有《昆曲的声与色》《京都聆曲录》

《<西游记杂剧>评注本》等

(来源:《289艺术风尚》)

网络编辑:柔翡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