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的奥运时刻

奥运来临的最后时刻,北京“准备好了吗”?大幕即将开启,让我们记录下奥运时刻,北京的心跳。

责任编辑:李梁 实习生 荣婷 张韵 余玥

奥运来临的最后时刻,北京“准备好了吗”?
从草坪到街道的电线杆,从天桥到楼房,奥运改变了北京的方方面面,火车与地铁,各行各业,男女老少……这是一场盛大的仪式,北京人等待了七年。七年来,北京为奥运提升自己,也为奥运赋予了清晰的北京烙印。
一切为了奥运,北京人乐观地为奥运付出,与日常生活相妥协,和安保的大网共生。他们需要欢庆,也需要忍耐;他们期待被认可,同时也要保持着一颗平常心。
大幕即将开启,让我们记录下奥运时刻,北京的心跳。


“为了奥运,我们拼了”
国家安监总局派车去机场接人,航班早到的人必须等航班晚到的人,一起坐车回。

为了奥运,韩兵作了一个决定:“拼了!”

韩兵在中关村方正大厦上班,家却在遥远的南城亦庄。7月20日,北京面对世界打开酝酿已久的“奥运时间”表,首当其冲的便是车辆单双号隔日出行。

网友们闻风而动,策划起拼车运动,一个惊人的口号是:“为了奥运,我们拼了!”

韩兵热烈响应,迅速发帖推出他的双号座驾,广征单号车友合伙上班,条件一个:车内“不准抽烟”。留下MSN不久,结果出人意料地快:一个“嘉年华”女车友主动应征,单位与家庭位置相当匹配。

7月23日,韩兵和女车友约好见面,次日开始试拼,由他先负责接送,合作愉快的话,再继续。

一连拼车6次后,两人合作越来越默契,但随之隐隐的担忧也产生了:“其它都没什么可挑剔的,就是怕我和女车主你接我送太频繁,老婆闹脸色!”韩兵说。

也有运气没那么好的。家住清河的刘峰,在西单附近工作,车牌是单号。一天刚找到开双号车的同事张鸣一家拼车,谁知第二天风云突变,张鸣妻子的单位被要求错峰上班,拼车计划破产。

单双号限行令拥挤的北京道路大为顺畅——1949年,北京市机动车仅2000多辆,而现在多达300万辆,堵车是大问题。

国家安监总局的班车也改为单双号出行,40多辆公车大部分被封存,仅16辆可用。工作人员孙明说:“如果局里派车去机场接人,航班早到的必须等航班晚到的人聚一起,不能分批回来,车辆紧张。”

这样的小心不是没有原因的——各式流动探头车正每天在北京的各条横纵走向的“盲肠”里来回穿梭,专门检查单双号。

北京人以特有的机智乐观,面对着这从未经历的变化。拼车不算什么,一些人还模仿起国外熟人间流行的习惯:换房住。

住在东城,公司却在西城的秦川,原来开车1小时上班,现在坐公车,路上得多花2小时。他脑筋一动,找到住在西城公司却在东城的一熟人洽谈,奥运期间彼此换房住,没想到一拍即合,“麻烦多了点,但也体验了住不同房子的感觉。”

限行后,地上的车流转变为地铁的人流。北京早在几个月前就在繁华地段、地铁站和旅游景区附近设置自行车租赁网点,自行车多达五万辆,相当多的人审时度势,改骑自行车出行。

交管部门发布的数据显示,7月20日至24日,北京市区主要道路车流量明显减少,比7月1日限行前下降25.1%,拥堵和事故报警分别下降74%和46%。

商家的奥运梦
EMS快递,以前顾客可以自己封口,“现在改由工作人员代劳,封后顾客无权再打开。”

猜猜糕点“豌豆黄”,在奥运菜谱上叫什么?

7月的北京簋街,花家怡园餐馆为期三个月的马拉松式奥运筹备工作准备收尾,在精心炮制的奥运菜谱上,豌豆黄已改名为“金银牌蛋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