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C为什么忽然这么火?

争夺ETC客户只是一个开始,背后是其更大的金融服务空间

责任编辑:孙凌宇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2019年第20期)

争夺ETC客户只是一个开始,背后是其更大的金融服务空间

2019年7月1日,车辆通过京(北京) 沈(沈阳) 高速公路秦皇岛东ETC口

“如果近期有人趴在你车窗瞄来瞄去,请不要报警,这是银行的客户经理在户外作业,只是想看看你有没有安装ETC。”调侃的话语透露了ETC最近的热闹。

ETC( 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 )又称电子不停车快捷收费,通过安装在车辆挡风玻璃上的车载电子标签,与在收费站ETC车道上的微波天线感应通讯,再通过互联网技术与支付系统结算,达到不用排队、停车取卡,也不用还卡、付现金而直接从绑定的支付方式中扣款的效果。有媒体统计称,换了ETC后,客车平均通过省界只要2秒,货车平均通过的时间从原来的29秒减少到3秒。

“秒过”高速公路收费站的ETC模式,成为了银行、第三方支付等金融机构最受欢迎的宠儿。现在,各大银行网点在推广它,微信、支付宝7月1日同时推出上线办理,朋友圈里的银行工作人员希望你找他们办理,一些4S店,甚至网贷、金融科技公司也在推广。

而与ETC相关的概念股——万集科技、博通集成、金溢科技等多家公司,近期也跟着ETC的热度股价大涨。

ETC为什么忽然这么火?

政策红利

ETC及其技术并非突然出现。

早在1990年代,中国相关机构就开始对此展开研究和测试,2008年交通运输部颁布了《收费公路联网收费技术要求》,制定ETC相关标准。随后科技部启动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高速公路联网不停车收费和服务系统”项目,并做了“长三角和京津冀区域高速公路联网电子不停车收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解树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