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声川 把一些瑕疵放出来,大家都开心

上剧场总监室,赖声川身后的直播屏幕里,舞台上同时出现了2019和1943两个时空。一墙之隔,他的新戏《幺幺洞捌》正在舞台上演出。

责任编辑:杨静茹

赖声川 图/郭延冰

“我脑子里没有‘艺术’这个词,我觉得戏能不能成为戏,就看是不是好看”

“各种故事,各种沧桑,各种命运”

上剧场总监室,赖声川身后的直播屏幕里,舞台上同时出现了2019和1943两个时空。一墙之隔,他的新戏《幺幺洞捌》正在舞台上演出。

这又是一个时空并置的故事,很“赖声川”:生活在2019年的小说家舒彤为寻找故事素材而苦恼,同时与男友情感不和;她的工作室前身是一个战时的地下情报基地,通过一台收音机,她突然发现自己可以和1943年的情报员通话,并得知了一个代号为“幺幺洞捌”的军事行动。

1940年代是赖声川许多作品的起点。“我觉得20世纪的历史,尤其对我们中国人来讲,1949是太重要。它影响我父母最大,就也影响我。”沉思片刻,赖声川把目光从屏幕收回。他的早期作品《暗恋桃花源》(1986)中《暗恋》的故事,是年老病弱的江滨柳欲寻找1948年在上海相遇的爱人云之凡;《宝岛一村》(2008)的开始,就是1949年的夏天,国民党部队撤退到台湾,住进眷村,无数家庭撕扯分离,恍然过去60年。这是很多台湾外省人的人生缩影,也是赖声川命运的起点,父亲是国民党外交官,1949年离开大陆前,亲手写封条,贴到南京外交部大门上。

在台北过了前半生,2015年,61岁的赖声川和妻子丁乃竺建立“上剧场”,从此每年有一半的时间呆在上海。少年时期,他见证了从上海过去台湾的外省人,身上有“各种故事,各种沧桑,各种命运”,就像白先勇笔下的台北人。“在我们心目中,三四十年代的上海是有点像个神话一样。你就会很好奇什么样的时代培养出这样的人。”

《幺幺洞捌》的故事灵感最初来自赖声川路过的虹口的一处老仓库,上一部戏《隐藏的宝藏》(2018)就发生在上海的老剧场。上海是他的虚拟时空中出现最多的城市之一,几乎可与台北并列。《如梦之梦》(2000)的顾香兰本来被设置成北京人,按照剧情,1930年代她要在青楼结识一位法国大使,继而成为洋太太。赖声川研究北京使馆的资料,“外交官要怎么去认识一个这样的女孩?我发现在北京他认识不了。”又改到上海。“你就发现,全部都对,她本来就应该在上海。”

而戏中第三幕,顾香兰出现在1999年的巴黎街头,还是正青春的模样,一袭旗袍,风姿过人。这也是赖声川的特点。他的戏中人常常出现在另一个时空,不可用常理揣测。

“我一直觉得人生不是这么简单。当一个人打开自己,很多可能性就产生了。我长时间以来在探讨,时间到底是什么?”赖声川说着,露出有点神秘的笑。早年间他见识过很多有所谓特异功能的人,有的人他看穿了,觉得很假,有一些他承认自己没看透。他得出结论,“甚至历史中所有人都可能同时存在,我们不知道。”

联结不同时空的,是赖声川惯用的拼贴手法。1984年11月,赖声川主持成立了一个名为“表演工作坊”的剧团,致力于创作原创戏剧,剧团成立后的第一部戏《我们都是这样长大的》(1984)就是用集体即兴的创作手法,将15个学生最重要的人生片段——初恋、联考、寻亲、破产、性、分手、父母离异等个体情感叙事连缀成篇,“素材在排练室中透过即兴表演的技巧被滤化、浓缩、合并、再造,成为一种可以反映当初各个片段的原始感受、观念以及概念的结构。”

两年后的《暗恋桃花源》则成为了当代华语戏剧最成功的典范之一:两个演出迫在眉睫的剧团互不相让,在台上同时上演40年代知识分子的悲剧爱情和80年代小市民的滑稽偷情,演着演着,两出戏剧情台词相互干扰,原来戏中人都在寻找已逝的情感桃源。“我每一次看都觉得很奇妙的是,不是说1986年的戏会显老、或者表现方式已经过时,它没有哎。很新鲜,很自然,观众看得很开心。”赖声川说。

人物的命运轨迹在多重时空中被扭转。《水中之书》(2009)里,何实即将卖掉海边祖宅时遇到了若干年前被外公囚禁、只有8岁的妈妈,他带着妈妈走出坪洲,看维港夜景;这成了妈妈25年人生中最难忘的回忆。到《幺幺洞捌》,小说家在历史资料中看到情报基地被日军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阿柴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