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亦菲的木兰妆,是大众审美的崩坏还是好莱坞的东方误解?

李敖曾经说过他喜欢女孩就5个字标准:瘦、高、白、秀、幼,直男审美盖莫如此。不过,时代在前进,审美也在进化。

“知道”(nz_zhidao)跟你谈谈,刘亦菲的木兰妆引发热议背后折射的深意。

责任编辑:刘韵珊

李敖曾经说过他喜欢女孩就5个字标准:瘦、高、白、秀、幼,直男审美盖莫如此。不过,时代在前进,审美也在进化。

“知道”(nz_zhidao)跟你谈谈,刘亦菲的木兰妆引发热议背后折射的深意。

刘亦菲在电影《花木兰》 里的造型。(视频截图)

备受期待的迪士尼真人版《花木兰》终于让国内外观众得以窥见了真容。

首款预告一经发布,不仅登上外网热搜,更是在国内激起了爆发式的讨论。预告片中木兰的妆容、木兰家乡的福建土楼引发了网友的一片吐槽之声。

《木兰辞》里曾有云“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而预告片中则完美还原了当时的妆容,刘亦菲白粉敷面,额点珠黄,“华为logo”缀于其上,黑眉红唇,腮红饱满,但视觉效果却大打折扣,连神仙姐姐刘亦菲的颜值都hold不住。

明明是溯古追源的仿妆,可是放到电影里,为何如此违和,让大众接受无能?

美的历程,

从天然素颜到亚洲邪术

这款妆容是南北朝和唐朝比较流行的“额黄妆”,彼时,受佛教文化影响,女性以佛像妆容为美。她们将黄色颜料涂在额头,用彩色光纸、绸罗、云母片、蝉翼、蜻蜓翅乃至鱼骨等为原料,染成金黄、霁红或翠绿等色,剪作花、鸟、鱼等形,粘贴于额头、酒靥、嘴角、鬓边等处。

而刘亦菲在片中的形象,不能完全归因于好莱坞对于东方审美的意淫与误解想象,只能说是与如今国人审美脱节。毕竟傅守祥在《审美化生存》一书中有言:“对于当代人来说,没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柔翡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