倔强毕节人:悬崖峭壁上凿出惊人“网红”

发自:南方周末

毕节市纳雍县,村民巧妙利用溶洞,修建了一个室内标准篮球场,被网友誉为“中国最豪华的篮球场”。

与往常一样,石板河村村民唐仁品驾驶着自家的货车,行驶在蜿蜒盘桓的山路上。钻过一个高约15米的山洞后,一段长达447米的半透明隧道出现在他面前。这条穿山隧道完全修筑在近乎90度的垂直悬崖上,距离地面高度约为100米,道路两旁山上散落下的碎石随处可见,一些外地来的人,选择停车止步在隧道的一边,拿出手机拍照留念。

这里与他家仅仅只有1公里的距离,但在十五年前,通过这一公里距离的难度对他来说宛如登天。

毛泽东在《长征》中用“乌蒙磅礴走泥丸”来形容毕节地区所在的乌蒙山区的地势情况。气势磅礴的乌蒙山为当地居民带来了丰富的自然资源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的发展制约。“路”便是其中受影响最大的制约因素。

唐仁品眼前的这条路被当地人称为“悬壁公路”,因为其陡峭险峻而走红网络,也被网民称为“贵州赫章天路”。不断有网民驱车前往这条“天路”,开心地拍照、录像和绘画,让外界开始了解到毕节地区景色的壮美秀丽,但在这壮美秀丽的背后,却隐藏着毕节当地居民的一段艰苦回忆。

“与世隔绝”到联通外界

在2003年通路之前,巍峨陡峭的山峰,将石板河村拦在了大山深处,这里的居民仅能依靠步行,用背篓将生活必需品带进山,一去一回少则五六个小时,多则半天时间,遇到刮风下雨便很难出行。

“出行就是两条路,一条从峡谷的沟底穿过,穿过一条小溪,如果赶上涨大水就过不去了,另一条就是翻韭菜坪那个山。”石板河村党支部书记姚文举口中的韭菜坪,是乌蒙山的最高峰,海拔2900米,也是贵州最高峰。

而石板村的海拔仅1800多米,如果穿越韭菜坪,就意味着要攀登海拔1000米、总长度约7公里的山路,其难度可想而知。

在政府主导的通村路工程覆盖到赫章县后,石板河村和已经通路的月亮村其实只有一山之隔,但就是这一山,让石板河村长期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

回忆起当时的生活场景,姚文举吐出一个词,“原始社会”。在没有通路前的石板河村,村民使用的家具都很简单,家里用的“凳子”就是简单的大树墩,“每家都有那么几个,吃饭啥的都坐这个”。

由于道路限制,无法运输建筑材料,那时候大多数村民都居住在木质结构搭建的茅草房当中,生活物资也仅仅能靠“肩扛手提”的方式来解决,长期生产生活物资匮乏。

虽然生活困苦,但久居此地的村民,还是练就了一身生存技能。“(我们)可以背着东西,顺着一次性水杯粗的藤蔓上上下下。”说到这里,石板河村委会主任唐仁文略带一点自豪,随后脸色却变得有些沮丧,原本意想不到的悲剧还是发生了。

1999年,刚刚过完八十大寿的老人殷开咡,骑着一匹马出山办货,结果马匹失足跌落下山崖。为了彻底解决生活困难与人身安全问题,石板村村民经过集体协商,由村干部向乡里汇报,决心开凿一条通往外边的“活路”。

在村民的想法中,一条土路就能够满足村民的基本需求,“之前连马车都走不了,现在想要一条能走拖拉机的路,两米宽就行。”姚文举回忆当时的情况,当时一共有两套方案,其中一条不需要修建悬壁公路,但是距离比现在的悬壁公路更远,需要的花费也随之增加。经过反复讨论,最终在2000年,确定了修建方案,开始修建悬壁公路。

修建悬壁公路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在悬崖绝壁上爆破和开凿道路需要一定的经验,而石板村的村民并不具备这样的经验,开工后不久就出现了人员伤亡的情况。为了减少不必要的人员伤亡,当时的白果乡政府决定,聘请外界专业团队爆破,村民负责清理碎石淤泥。

受制于特殊的地形,大型装备无法进入,碎石淤泥的清理只能依靠村民一筐一筐地往外搬运,“村里绝大部分青壮年都来隧道搬运砂石,妇女们则在相对安全的地段帮忙,全村前前后后出动了四百多人”,对此姚文举很是自豪。

即便如此,工程仍然只能以每天半米到一米的速度向前推进。就是这样一米一米地向前推进,直到2003年元旦,悬壁公路才算正式通车。

那时候的悬壁公路还仅仅是一条泥泞的拓宽山路,路面没有进行硬化,马车、拖拉机“拉一些重的东西就会陷在里面,建筑材料什么还是无法大批量地运入”,仅仅解决了生活物资的运输。但是对于石板村的村民而言,已经是连接外界的重要通路。

货车车主唐仁品可能是悬壁公路“最大的受益人”,作为村里第一个开拖拉机的人,如今的他拥有两辆载重20吨的货车和村里最大的小卖部。在他看来,之所以能有今天的生活,悬壁公路功不可没。

改革开放后,唐仁品敏锐地觉察到“商机”,开始从山外一背篓一背篓地背回生活物资进行销售,“化肥和日常用品,床上用品、洗衣粉都有”。唐仁品凭借这些赚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随后盘下了村口交通最为便利的一块土地,修建起了村里第一个小卖部。

这也是毕节人追求美好生活的一个缩影,用耐心和坚韧不拔的毅力走出了大山。正是对于未来的向往与憧憬,构成了毕节人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让他们在追求美好生活的路上不断前行。

不断进化的悬壁公路

悬壁公路修建完毕,并非一劳永逸。未硬化的道路仍然是居民生活水平改善的制约因素,虽然政府先后拿出300万元,用于改造两百余户家庭的住房,但是道路承载能力大大拖慢了工程进度。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2015年悬壁公路升级改造工程正式开启。

因为地质构造的原因,我国西南地区经常发生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而悬壁公路所处的乌蒙山区更是深受其害。

悬壁公路修通后,便先后发生过三次较大规模的垮塌。“每次都发生在半夜十二点,大家睡着觉就听见一声巨响。”姚文举回忆说,早上起来一看,之前在悬壁公路之上的一块岩石整个垮塌下来,碎石已经掩盖了道路。“好在每次都是晚上,没有伤到人。”

村民们并没有因为一次又一次的垮塌而退缩,当问及垮塌之后是如何应对的,姚文举笑着说,“还能咋样?全村男女老幼一起上,再挖开就是了。”这句话说起来轻巧,其实石板村的每一位村民心里都知道,这事做起来有多难。

最严重的一次塌方发生在2016年,当时村里正在组织人手进行悬壁公路改造升级工作,连日的暴雨造成多地山体滑坡,但最严重还是悬壁公路中断的一处岩壁。整块大石顺山势而下,重重砸在了悬壁公路上。

这一次,石板河村的村民面对重达千吨的巨石束手无策,几次尝试排除无效后,只得向地方政府求助。“(政府)请来了专业的爆破团队,经过计算,将巨石爆破后,我们全村一起参与清理,才将这里疏通。”姚文举眼中含着泪水,指着一处绝壁下的碎石,那是当时清理出来的残渣,这些残渣大的直径2至3米,小的也有足球大小。

2016年,水泥硬化公路终于修通,悬壁公路的改造升级工作正式完成。完工后的新悬壁公路,路面可以满足两车会车,还可以承担起运载能力更强的运输设备。

如今的石板河村,村民居住的房屋已经大部分修缮为砖石结构住房,运载年轻人进出的小汽车也隔三差五地出现在了悬壁公路上。唐仁品和儿子都干起了运输,“有货的时候大车拉货,没货的时候小车拉人”,运输成了家中的主要收入来源,唐仁品还在自家门前建起了鱼池,混养数百条鱼,闲暇时候可以躺在自家门前的躺椅上静静地看着孙子、孙女玩耍。

作为一条公路,悬壁公路打通了半原始社会与现代文明的阻隔,让乐观的毕节人看到了生活的希望。也让外界看到,面对困境的毕节人,有战胜恶劣环境的决心,也有善用自然改善生活的智慧。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毕节旅游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基础设施工程被游客们发现,在七星关区团结乡青林村,就有一条上世纪60年代凿成的法郎渠,就被大家称为“绝壁天渠”。在感叹工程的壮观之余,游客们很难想象当年的毕节人,是如何腰绑粗绳挂在绝壁上,用钢钎、錾子、铁锤在4000米长的绝壁上凿出这条灌溉的水渠。

国内首个 “洞穴标准篮球场”诞生

在毕节,并非只有悬壁公路得到了网民的关注与点赞,一个定位在毕节市纳雍县的篮球场迅速走红网络,这个篮球场不同于其他。长28米、宽15米的国家标准篮球场,附带的阶梯式观众席,足足可以容纳1000名观众观赏篮球比赛,而它却修建在一个天然溶洞当中。

溶洞里修建的篮球场,赚足了全国网民的眼球。网友纷纷感叹“感觉比体育馆都舒服”,大呼这里是“NBA也高攀不起的场地”,他们很难想象,国内首个“洞穴标准篮球场”,竟然就诞生在贵州这个偏僻而安静的小山村,更有网友直接给这里起名“中国最豪华的篮球场”。

如果说悬壁公路的成功开挖,是毕节人民身处恶劣自然环境下,不畏艰难,战天斗地,创造人间奇迹的真实写照;那么,溶洞篮球场则是毕节人顺应自然、融入自然、取材于自然的理念,彰显他们在谋求生存发展、丰富文化生活过程中巧妙运用自然的大智慧。这是毕节农民对乡村文化生活的孜孜追求,更是毕节脱贫攻坚这幅生动画卷的精彩一笔。

在外界看来,这个修建在溶洞里的“网红”篮球场,是“高大上”的代名词。但在当地人眼里,这里却承载了他们的困境,更承载了他们的梦想。

在“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的贵州毕节地区,想要拥有一块体育运动场地是一种“奢侈”的愿望。有限的平整土地大多都被用作生产居住,为数不多的运动场地往往仅仅存在于学校围墙之内。村民想要参与体育运动,往往需要穿越数公里至十数公里的山路。

79岁的新春村村民张开学,是村里最早提出利用溶洞为村民开辟一块篮球场的人,打了一辈子篮球的他,虽然几年前脚踝受伤离开了篮球场,但只要有空闲,都会到溶洞篮球场,“去看看娃娃们打球”。

曾经做过十多年村干部的张开学,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就与村干部、村民协商,用村集体的两头牛、一头猪换回了村里第一套篮球架,这套经历了五十多年风雨的篮球架至今仍在使用。“村里那一代人都喜欢打篮球”,这也让新春村与篮球结下了不解之缘。

由于土地的有限,张开学开始“打起了村里老溶洞的主意”,“这个溶洞有上千年的历史,过去有土匪的时代,这里是村民避难所”,随着新中国的建立和社会稳定,溶洞逐渐成为了村民纳凉歇脚之所,很多孩子也在溶洞里玩耍。

如果能利用溶洞建造一个篮球场,既没有浪费本就有限的土地,又能充分利用溶洞冬暖夏凉的特性,还具备了遮风挡雨的作用,一举三得。这让张开学的想法迅速得到了村民的认可。

通过政府、村集体、村民自发捐资的方式,筹集了23万余元。在北京读书的毕节籍大学生房皖冬看来,“我们毕节人最大的优点就是无论走到哪里,都不忘自己的家乡。”这一点在新春村村民身上被印证出来。

在溶洞篮球场门口的石碑上,前前后后篆刻着近三百个名字,这其中不乏常年在外务工的村民,他们将日常生活中省吃俭用抠出的钱,贴补到溶洞篮球场建设中,先后募集资金88766元,直至今日这笔钱在这个常住人口仅1312人的村庄中,仍是一笔可观的费用。

“原本这个溶洞的底部是一个漏斗型的大坑,是村民一点一点填平的,才有了今天的篮球场。”张开学介绍说,村民对于修建溶洞篮球场给予了很大的支持,整个工期前后也就历经了半年左右的时间,便在溶洞中开出一个一千多平米的场地,以及表演舞台。

在当地供电局的支持下,在溶洞内建立了标准的供电网络,支持照明和电子设备使用。在先用自然光线的基础之上,四组明晃晃的大灯便可照亮整个溶洞。经过相关技术、安全部门评估,认可了溶洞篮球场的安全性,村民们也开始放心大胆地让村里的孩子享受属于自己的标准篮球场。

让张开学最为自豪的是,篮球和一年一度的篮球比赛,正在悄然改变着村里的风气。“在没有篮球场和篮球比赛之前,村里年轻人春节回来会打牌、赌钱,现在春节都来参加篮球赛了,(打牌、赌钱)都没有了。”

而这一改变不仅仅局限在成年人,村里的孩子成为了篮球场最大的受益人。每到周末放假,在乡里上学的孩子们纷纷回家,篮球场就热闹了起来,“砰、砰、砰”的篮球声与孩子的笑声交织在一起,久久回响在溶洞中。

篮球场修建完毕之后,村里人对于未来的期望并没有止步于此,希望村里的孩子能够接受更为系统的篮球训练,便想利用暑假时间,聘用专业人员教授孩子篮球技能。

他们很快便相中了临近村,就读于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的周跃,请他每天为村里的孩子们带来两节篮球课,“主要教授一些基础动作,传球、运球、投球之类的”,在周跃看来,这里的篮球场很不错。对于未来,周跃也有自己的想法,希望能把自己的技能都教给孩子们,能带着这里的孩子,参加更为专业的比赛,“让他们走出去,见一见外面的世界”。

在毕节,像唐仁品、张开学、周跃一样的毕节人还有千千万万,他们正在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善生活。

近年来,各民主党派、东部对口支援城市给予了政策、资金、技术和人才支持,但是全国各地的扶贫经验表明,单独依靠外来支持,无法得到长期可持续发展。而毕节人的坚忍与乐观,构成了毕节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让外界看到了毕节的未来,充满着活力与希望。

如今的悬壁公路,可以满足20吨的货车通行,也可满足两车会车通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