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伯利亚流放制度如何加速沙皇俄国的覆灭?

对于深受苏俄文学影响的一代中国人而言,西伯利亚是一个遥远而熟悉的地名。提起这个“没有屋顶的大监狱”,大多数人的脑海中往往会浮现出这样的景象:一群戴着镣铐的犯人,在冰雪茫茫的苦寒之地,艰难地前行或劳作,内心充满悲愤和绝望。

责任编辑:刘小磊

《死屋:沙皇统治时期的西伯利亚流放制度》[英]丹尼尔·比尔著,孔俐颖译四川文艺出版社,2019 (资料图/图)

(本文首发于2019年8月15日《南方周末》)

随着西伯利亚的监狱人口出现爆炸式增长,革命的群众基础也在西伯利亚迅速扩大。

对于深受苏俄文学影响的一代中国人而言,西伯利亚是一个遥远而熟悉的地名。提起这个“没有屋顶的大监狱”,大多数人的脑海中往往会浮现出这样的景象:一群戴着镣铐的犯人,在冰雪茫茫的苦寒之地,艰难地前行或劳作,内心充满悲愤和绝望。

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死屋手记》到契诃夫的《萨哈林旅行记》,从十二月党人到波兰革命者,关于西伯利亚流放者的故事和诗句始终令人难以忘怀,其中既有对道德灵魂的无情拷问,也有对自由人性的赞美歌颂。然而在文学精神之外,一般人很少了解西伯利亚流放制度具体是如何起源并运转的;这种意在维护沙皇统治权威的制度,为何却加速了帝国的覆灭?

西伯利亚流放制度的起源

《死屋:沙皇统治时期的西伯利亚流放制度》(The House of the Dead:Siberian Exile Under the Tsars)出版于2016年,作者是英国伦敦大学皇家霍洛威学院历史系高级讲师丹尼尔·比尔(Daniel Beer)。此书问世后备受瞩目,并于次年赢得全球奖金最高的历史著作奖“坎迪尔奖”(Cundill History Prize,奖金为7.5万美元)。丹尼尔·比尔利用藏于莫斯科、圣彼得堡的中央档案和西伯利亚城市的地方档案,以及各种文学作品、回忆录和信件,还原了从1801年亚历山大一世加冕到19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阿柴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