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北京欢迎你报道

安玲礼貌性地回应说:“那你的妻子一定每天做好饭等你回家吧。”没想到,这位出租司机忽然冒出一句很纯正的英文:“No,She is lazy bone.”(不,她是个懒家伙)

责任编辑:袁蕾,实习生 赵庆

【奥运特刊  传播】

纸媒:普通人抢夺战

 “到中国去”是英国记者安玲(TaniaBranigan)多年的梦想。她出生在英国,有四分之一华人血统,被称作“BBC”(英国出生的华人,British-BornChinese)。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是庞大而强有力的。”在英国生活时,安玲买的所有衣服几乎都印着“中国制造”,她说,“在伦敦生活其实离不开中国。”

2008年1月,安玲作为英国《卫报》驻中国记者,被派到北京。

北京奥运会让安玲有机会感受不一样的北京。8月3日,《卫报》在星期天出版的《观察家报》刊发了她撰写的一篇文章,对中国政府于奥运到来前夕,在互联网领域采取开放的措施,进行了详细的报道,安玲对南方周末记者说:“我希望这种开放在奥运会之后能够有所持续。”

一直以来,英国《卫报》只有一位常驻中国的记者,而在美国则有六七名,《卫报》美国网站开通后,常驻美国记者得到了进一步增援,这与中国的情形形成了反差。《卫报》去年将常驻中国的记者增加到3名——两名文字记者、一名摄影记者。在北京奥运会期间,《卫报》原计划从英国派出15名体育记者,专门报道奥运会中的体育赛事,截至8月5日,总部决定进一步将特派记者增加到二十余人。与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