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鸟巢“共同成长”

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时,正是我读小学六年级时的暑假。那是我跟妈妈说,一辈子只有一次啊,擦地板捡球我也愿意。那时印象里的志愿者好像都是在球场上擦地板捡球的。

责任编辑:朱红军 实习生 顾颖能

【奥运特刊  志愿者】

自述:魏 航 北大中文系大一学生鸟巢观众服务岗位志愿者

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时,正是我读小学六年级时的暑假。

看完体育新闻,我跟妈妈说,一辈子只有一次啊,擦地板捡球我也愿意。那时印象里的志愿者好像都是在球场上擦地板捡球的。

2007年,我读大学了,参加了北大爱心社。之前的志愿者工作经历有一些,比如去幼儿园教英语,去民工子弟学校支教。但这次不同,成为志愿者是我参加奥运的惟一途径,我报了观众服务岗位,因为觉得自己性格很有亲和力。最后在系版BBS看到被录取了,我和室友们都好开心,互相拥抱。

后来开始培训了,内容涵盖奥林匹克知识、田径项目规则、马拉松路线等。寒假还集中培训一周,包括应急、医疗救助等知识,比如出现了重票错票怎么办?通行证权限验证不合格怎么办?

那时候是大学第一学期,特别想家,天天打电话回去,但牺牲是值得的。

好运北京测试赛是第一次实战锻炼。人很胆怯,感觉能力欠缺,跟陌生人说话都脸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