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骥才:这个时代文化的使命首先是抢救

“历史文化是一次性的,如果失去,不可能重新恢复,没有就没有了。我们现在留下多少,后人拥有多少。”

发自:天津

责任编辑:宋宇

(农健/图)

(本文首发于2019年8月22日《南方周末》国史新记·纪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报道之中国言者)

“历史文化是一次性的,如果失去,不可能重新恢复,没有就没有了。我们现在留下多少,后人拥有多少。”

“这是五千年文明的历史中一次空前的遭遇,一次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期间无法避免的文化遭遇。”冯骥才这样概括他这些年致力奋斗的文化境遇与个人的命运。因此,他的心态平和从容:“从宿命的角度看,我的‘悲剧’命中注定。”

冯骥才说自己经历了两次转型:从绘画转到文学,又从文学到文化遗产保护。

转向文学之前,冯骥才画了十五年画。在1970年代末开始的新时期文学大潮中,他放下画笔,记录一代人匪夷所思的命运。进入1990年代,他心中忽然没有了方向盘,放下文学,投身民间文化遗产保护的“漩涡”。

“如果我还在书斋里写作,不会知道可怕的文化现实正在全国发生。”冯骥才说。

从1983年起,冯骥才就是“文革”后作家里的第一批全国政协委员。当时全国政协委员中的年轻作家只有冯骥才、张贤亮和何士光,老作家有萧乾、周而复、姚雪垠、冯牧和陈荒煤等,还有李可染、吴作人等艺术家。冯骥才做了七届三十五年全国政协委员,其中三届任常委。

2001年起,冯骥才担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这并不是“闲职”。同年,他就启动并主持“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

2008年,温家宝总理授予他国务院参事聘书。作为政协委员和国务院参事所提的建议,跟作为个体的知识分子提的建议并不一样。

“个体知识分子可以走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贰东深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