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非专业老演员,重现五位老人“生命的河流”

8月24日下午两点,演出就要开始了,坐在第一排的陈秀霞有些期待,有些紧张。过一会儿,她的人生故事就要在舞台上演,她要以旁观者的视角审视自己70年的生命历程。

18位非专业演员通过表演,让一些老人心底“生命的河流”再次涌起。

台上的故事,引发了台下人的共鸣。

8月24日下午两点,演出就要开始了,坐在第一排的陈秀霞有些期待,有些紧张。过一会儿,她的人生故事就要在舞台上演,她要以旁观者的视角审视自己70年的生命历程。

最初这对她并非易事。和许多同龄人一样,她习惯了忍耐与不表达。吃了大半辈子苦,迎来的却是衰老,以及随之而来的心灵孤独和精神干涸,他们是继续忍受还是自救?

在北京东城区的干面胡同,18位非专业老“演员”,重现了5位老人的人生场景。这些业余表演,或许能让这一代老人心底“生命的河流”涌起。

70岁的“苦”与57岁的“闷”

那天,近百名老人来到了干面胡同41号。一公里之外,是现代化的首都商业中心王府井。

陈秀霞一头又短又白的头发,干净瘦削。苦,是她对自己70年人生的基本感受,这种感受往往勾起她10岁左右的味觉记忆。

陈秀霞的故事是剧目中的第三个——《煤油鱼》,故事发生在三年自然灾害期间的一个东北村庄。那年春节,父亲买来一条鱼炖给家人吃,姐妹几个兴奋地围上来,却不知怎么打翻了煤油灯,煤油恰好洒在了鱼上。

“那还怎么办?我们就着煤油把鱼吃了。”陈秀霞后来笑着说。这一幕苦中有乐,台下老年观众有共鸣地笑了起来。

她对“苦”的记忆,大概也是从那时开始的。

陈秀霞生于1949年的北京,1958年她与四个妹妹随父母下放到黑龙江安达市的一个村庄,一家人生活得十分艰苦。

30年里,她在东北成家立业,生儿育女,安定下来,后来赶上知青返城,一家人又回到北京的胡同。然而,好日子还没开始,丈夫就出车祸瘫痪了,三年后去世,才50多岁。

在北京独自带两个儿子,又是30年。“苦”似乎是生活的常态,尤其是丈夫离去后,她心中有“苦”不愿倾诉,也无处倾诉。

耆乐融长者关爱中心创办人卞学忠回忆,最初陈秀霞老人接触“戏剧人生”项目时,对讲自己的人生故事有些排斥,一度让项目人员不知所措。

陈秀霞的两个儿子已成家立业,小孙子也上了小学,她的人生任务早已完成。她说,丈夫去世后,她没有什么谈心的人。她觉得自己不应该整天给儿孙唠叨这些往事。“都是些破事儿”,她甩甩手说,“老天就是让我们受苦受累。”

“苦”是陈秀霞对人生的品味,“闷”则是史国荣对生活的感知。

严格来说,史国荣还不算是老年人。她今年57岁,“闷”却如影随形。

她认为,“闷”带来一种不自知的自我压抑。史国荣用两件事来形容这种压抑,一个是直到去年,她的衣橱里只有灰、白、咖啡色的衣服;另一个是,她从来不会倾诉,也不会倾听,“我不听别人,也没人听我的”。

史国荣退休前,在北京一家国企做会计,日常生活是自己家、单位、母亲家,十分单调;退休不久,母亲失明无人照顾,她搬过去照顾了5年之久,直到母亲去世。

史国荣说,她的主要烦恼都来自家庭,家人多有不幸,生活不遂心,“家里很多事都堆在我身上,生活非常压抑”。

喘不过气来的退休生活,让她对晚年几乎丧失了信心。而现在,“戏剧人生”改变了她。

波澜人生与惯常沉默

今年63岁的龚盼盼是“戏剧人生”项目结项演出的导演之一,她的思维和语速飞快,强势精干,编剧本、排练和现场调度都少不了她。

参与“戏剧人生”项目后,她没想到,从社区老人身上可以发掘这么多元的剧本素材。“好多老人看上去平平常常,但他们的很多故事比电视剧都有意思。”她说。

如《承诺》这个故事从1936年抗日战争前夕讲起,有枪炮战争,有妻离子散,也有信守承诺的娃娃亲、恩爱白头的陪伴,历史感很强。

故事主人公的原型是96岁高龄的徐浩滨老人。他在去年讲述自己的经历时,老伴儿已经去世,自己在养老院居住。

今年1月,老人去世了,未能看到搬上舞台的人生故事。表演当天,老人的女儿受邀来到现场观看,哭得稀里哗啦。

一位老年观众说,现在的年轻人不懂老人,存在很多误解。这些老人也年轻过、奋斗过,渴望被倾听和理解。

60多岁的王大力就有这样的渴望,尽管他已迈过了人生的坎。

1992年,王大力当了“倒爷”。他与伙伴做起边贸生意,然而在俄罗斯,他们所有的货物被从当地雇来的司机偷走了。刚刚还和朋友推杯换盏,口吐豪言,转瞬就万念俱灰。《追梦》讲的就是他的这段往事。

王大力说,虽然这些经历至今让他心酸,但在“戏剧人生”中讲出来,给他更多的是价值感。

“这是明亮的一年”

被家事压得喘不过气的史国荣,那天身着浅紫色的短袖衫和红色长裙,还扎着俏皮的歪辫子,完全看不出过去颓废的影子。

“这是明亮的一年。”史国荣说,这不只是说衣着打扮,更是说整个精神面貌。在退休7年后的2018年,她终于打破了自己几十年不变的形象。

过去,要不闷着不说话,要不一说话就容易“炸”的她,现在也学会了讲述与倾听。

学会倾听,是卞学忠最为看重的。老人表演当天,他没有一直盯着舞台,而是时刻关注台下老人的反应。

有专业导演建议老人要学习基本的舞台表演技巧,但也有观众直言:“如果真是一个专业的演员,可能不一定这么感人。”

说到底“这不是一次单纯的老年表演,我们更想看到戏剧给老年人带来了什么改变。”卞学忠说。

卞学忠非常在意这些老年人精神和心理上的获得感。“我岳母是一个农村妇女,没有文化,在生病卧床不起之前,经常一个人看电视,或者下楼看路上的车来车往,医生说她患老年痴呆的风险很大。”

他后来知道,老年痴呆症不可逆、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及药物,而且越是文化程度低、性格内向、交际少的老人,越容易患上这种病。

如今,中国老年痴呆症的患者近千万。他说,一旦60后、70后这一人口高峰进入老年,失智老人会更多,而他们很多只有一个子女,家庭和社会将承受巨大压力。在那一刻到来之前,我们能做什么?

卞学忠能做的就是“精神养老”。为此,他于2010年成立了耆乐融。2016年,他策划了“戏剧人生”,但直到2018年从外资银行获得项目资金,这个酝酿两年之久的项目才正式启动。

项目人员在组织排练过程中发现,有些老人不会倾诉,也不会倾听,他们思考其背后的原因。“老人说而别人不听,所以他才不说,或者他要用很大的声音去喊来让别人听到。如果一个人经常被爱、被接纳,他就会去倾听。

作为这次老人生命剧场的导演和活动带领者,戏剧治疗师于芷渲说,这些有历史年代感的故事,正是上一代人生命中精华的部分,应该让老人说出来。让他们在活动中,明白无论成功失败、酸甜苦辣,这一生都是有价值、有意义的。即使老了也依然可以把宝贵的人生经验传给后代。

于芷渲认为,这些老人在讲、听、演的过程中,会重新梳理审视自己的人生,让他们今后活得更积极、主动、乐观。

“这就是人生的蜕变,我们想看的是他们心底生命河流的涌动。”她说。

出品:南都采编指挥中心

统筹:南都人物新闻工作室

采写:

南都记者 胡明山

见习记者 宋承翰

摄影:

见习记者 宋承翰

网络编辑:柴柴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