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西宾馆:中国政治的见证者

细数70年变迁,新中国的图景可以通过拼接一个个地标来展现,或是一座城,或是一条路,或是一栋楼,或是一块碑。

斗转星移,风云际会。地标早已不只是地理符号,也成了历史的记号。

沿着地标,回望来时路,我们看到了中国这70年:蜿蜒前行、不断进化。

发自:北京

责任编辑:钱昊平 助理编辑 温翠玲

作为党、国家和军队的会议场所,京西宾馆从1964年正式开业至今,一直是中国政治最为执著的见证者。 (IC photo/图)

(本文首发于《南方周末》国史新记·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报道之进化地标)

1978年11月19日上午,一辆大客车将初到北京的上海工人宗福先送至西长安街羊坊店路1号,一座戒备森严、建有高大苏联式建筑的院子里。

几个月前,由宗福先创作剧本、上海工人文化宫业余话剧队自行排演的《于无声处》火遍上海滩。11月,剧组受邀到北京公演。

1978年11月16日的首演相当成功,19日那场演出却有些神秘。演出地点在哪里、观众有哪些人,剧组事先都一无所知。

1978年11月19日晚上7点半,演出开始,能容纳千人的礼堂里只坐了两百来位观众。宗福先眼尖,从中辨认出好几位在报纸上见过的“大人物”,比如头上扎着标志性白毛巾的“农民总理”陈永贵。

待演出结束,工作人员招待剧组吃晚饭时才告知:这里是京西宾馆。

作为党、国家和军队的会议场所,京西宾馆从1964年正式开业至今,一直是中国政治最为执著的见证者。多次中央全会以京西宾馆为主会场,以中央名义召开的会议也大多首选在此举行。

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京西宾馆负责人伍卫国曾说,“在京西宾馆召开的一次次会议,都与党和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

“春天的故事从这里开始”

《于无声处》剧组走进京西宾馆那日,历时36天的中央工作会议正在这里进行,改变历史进程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即将在这里召开。

宗福先至今仍不确定,请剧组为中央工作会议参会人员专场演出的安排是如何作出的。他只知道,在1978年11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周凡妮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