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特楼”:中国现代科学基石上的“老头”们

北京北四环,中关村一条胡同深处,矗立着三幢三层小楼,灰色底、红色边框门窗。

责任编辑:钱昊平 何海宁

特楼里的旧式阳台。 (南方周末记者 贺佳雯/图)

(本文首发于《南方周末》国史新记·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报道之进化地标)

当科学家二代们回忆“特楼”时,习惯管13号楼叫“天”,15号楼为“地”。“两弹一星”元勋等人住在13号楼,15号楼则住着3位地球物理学家。

二代们只是隐约知道父母的工作,边东子曾问父亲:“楼上郭永怀是搞什么的?”父亲指指天,说:“搞上天的东西的。”

柳怀祖说,父亲柳大纲口边最常哼唧的是唐诗,但更喜欢陆游。“侠气峥嵘盖九州,一生常耻为身谋。”这句诗柳大纲念叨了一辈子。

北京北四环,中关村一条胡同深处,矗立着三幢三层小楼,灰色底、红色边框门窗。

一甲子的时间几乎洗尽了建筑的历史痕迹。中间小楼一侧,旧时的楼号牌匾还在——一块圆形木牌上,红漆勾边,中间写着“14”,只是遍布灰尘,痕迹斑驳。圆形木牌的下方,有一块崭新的牌匾“中关村14号楼”。

这幢楼正是1954年最早为安置科学家和海外学者而建。在左右两侧,还有13、15号楼,呈对称的两个“L”形。就在这3幢灰砖小楼里,先后住过四十多位中国现代科学事业奠基者。因此,这3幢小楼又被称为“特楼”。

如今,当科学家二代们向南方周末记者回忆起“特楼”时,习惯管13号楼叫“天”,15号楼为“地”。因为,“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钱三强、郭永怀等人住在13号楼,15号楼则住着3位地球物理学家李善邦、顾功叙、傅承义,还有一位地磁学家陈宗器。除此之外,这里还曾住着一批文学、思想领域的大家,包括语言学界“一代宗师”吕叔湘、早期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思想家顾准。

郭永怀夫人李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柴柴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