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均粮食占有量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1990年代初,美国学者布朗提出“谁来养活中国”的疑问,表达了对中国粮食供给的担忧。如今,在美版“知乎”Quora上仍然有这样的问题,中国如何生产足够多的食物来养活十多亿人?靠进口还是自给自足?
责任编辑:汪韬 马肃平 助理编辑 温翠玲
(本文首发于2019年9月26日《南方周末》)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70年来,中国人一直在努力填写这份答卷:如何用世界7%多的耕地,养活世界20%左右的人口。
1990年代初,美国学者布朗提出“谁来养活中国”的疑问,表达了对中国粮食供给的担忧。如今,在美版“知乎”Quora上仍然有这样的问题,中国如何生产足够多的食物来养活十多亿人?靠进口还是自给自足?
2019年9月23日,秋分,第二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农业农村部发布数据,2018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3157.8亿斤,比新中国成立初增加了一万多亿斤,翻了六倍,中国人均粮食占有量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一号文件”
回顾过去70年,粮食产量并非一路增长。
北京大学中国农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黄季焜介绍,新中国成立初期土地改革和第一个“五年计划”成功后,农业走过了艰难而缓慢的发展过程。
贫困的农村呼唤改革。1978 年,安徽凤阳小岗村18位农民开展土地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1979年10月,小岗村当年粮食总产量66吨,相当于全队1966年到1970年5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阿柴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