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均住房39平方米:告别短缺时代

如果说第一次房改是为了实现“居者有其屋”,那第二次房改则是进一步深化住房体制改革,形成面向高中低不同收入群体的多层次、差异化住房体系,实现“住有所居”。

责任编辑:吴筱羽 冯叶

(梁淑怡/图)

(本文首发于2019年9月26日《南方周末》国史新记·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报道之数据中国)

如果说第一次房改是为了实现“居者有其屋”,那第二次房改则是进一步深化住房体制改革,形成面向高中低不同收入群体的多层次、差异化住房体系,实现“住有所居”。

从福利分房到商品房,从刚需性住房到改善型住房,新中国成立70年来,居民陆续从“蜗居”时代跨入“宜居”现代。

全国房地产商会联盟主席顾云昌也是这样走过来的。1966年,22岁的顾云昌从同济大学城市规划专业毕业,被分配至陕西省一个乡镇的建筑公司,从此住进了多人同处一室的工棚。

拥挤的工棚一住就是十年,后来,他被派至北京工作,负责修建北京机场航站楼,仍然住在工棚里,不过总算有了独立的房间。一个10平方米的小屋,甚至成了他的婚房,“就是普通油砖砌的房子,隔壁掉根针都能听得见”。

又过了几年,顾云昌进入原国家城市建设总局下属的房产住宅局工作,在北京分到了两间共计30平方米的房子,但却要2户分享一个厨房,3户共用一个洗手间。

乘着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小碧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