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慕蓉:讲到故乡,就会变成“很奇怪的人”

“我开始从个人的乡愁,到了对一个族群文化的好奇,最后是对大自然的焦虑。其实我自己不知道,所以多感谢一个评论者可以告诉你:我变成一个普通的人类了。”

发自:北京

责任编辑:宋宇

诗人席慕蓉出生于重庆,辗转迁居台湾,直到1989年才第一次回到内蒙古家乡。故乡之行带给她强烈的兴奋感和归属感,创作主题也因此发生转变,开始着意探索自己的蒙古族身份。 (IC photo/图)

(本文首发于2019年10月3日《南方周末》)

“我开始从个人的乡愁,到了对一个族群文化的好奇,最后是对大自然的焦虑。其实我自己不知道,所以多感谢一个评论者可以告诉你:我变成一个普通的人类了。”

“看,又来了。”即将76岁的台湾作家席慕蓉接过面前的纸巾,“对不起,我以为我有了抗体。”

每次说起1949年的往事,席慕蓉无一例外要掉眼泪。她随父母移居台湾时只有五六岁,半夜抵达码头。母亲给每个孩子穿上厚厚的衣服,每层写上名字,再给每人戴上一枚金戒指。她后来才知道原委:如果孩子被人捡到,请对方看在戒指的份上把他们养大。

离乱与逃难经验是台湾散文的主题之一。好友蒋勋却发现,席慕蓉最初的写作中,一直传递着对“安定”“幸福”和“美”的固执。“或许,因为一次战争中几乎离散的恐惧还存在于潜意识中,使书写者不断强调着生活里看来平凡却意义深长的温暖与安定。”

席慕蓉以诗闻名,本职实际上是画家。成名前,她在大学美术系任教,偶尔举办画展,有一次无意中在油画上题诗一首,结果相当轰动。1981年,她出版了第一本诗集《七里香》,这本书接下来十年再版了四十六次,突破了现代诗的销售纪录。她随后出版的诗集和散文集也接连成为畅销书,海峡两岸都出现“席慕蓉现象”。

席慕蓉早期的作品大多关于青春、爱情和时光。“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我们含着泪/一读再读”“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等诗句脍炙人口,但在台湾诗坛得到的评价褒贬不一。批评者认为它们主题贫乏、矫情造作;欣赏者则指出席诗有艺术之美,蕴含生命感知。有学者说,“席慕蓉现象”是台湾诗坛的一个心结,不时就被拿出来反复讨论。

席慕蓉很少回应。她即将七十六岁了,挂在嘴边的完全是另一个话题——蒙古。她的蒙古族名字是穆伦·席连勃,父母皆为蒙古族。但她出生于重庆,辗转迁居台湾,直到1989年才第一次回到内蒙古家乡。故乡之行带给她强烈的兴奋感和归属感,之后她每年都回乡,最多时一年四次。

创作主题也开始发生转变。席慕蓉曾回应一位读者:“如果你喜欢我的《七里香》,希望你也能来读我的《蒙文课》《追寻梦土》……(这些转变)其实是我的生命历程,我不是故意要变成这么愤怒、这么急躁的。”

席慕蓉出生于1943年,祖籍内蒙古察哈尔盟明安旗。1980年代末,席慕蓉返乡前后,父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小碧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