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总统猝死,十几亿患者确诊:高血压的危险被夸大还是忽视?

刚刚过去的10月8日是全国高血压日,今年主题为“18岁以上知晓血压”,可见近年来高血压疾病的逐步低龄化和年轻化,已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

刚刚过去的10月8日是全国高血压日,今年主题为“18岁以上知晓血压”,可见近年来高血压疾病的逐步低龄化和年轻化,已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

事实上,虽然高血压患病率确实随着年龄增加而显著提高,但青年高血压也愈发惹眼。中国高血压调查最新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有近3亿的高血压患者,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27.9%,且呈持续增长的态势,据估算,目前18-34岁的年轻人,每10个中就有一个是高血压。

高血压素有“无声杀手”之称,早发现早治疗,才能有效降低它可能导致的一系列致命心血管疾病风险。但另一方面,高血压大部分在早期是没有症状的,即使出现症状也只是头痛、头晕、胸闷、心悸等轻微问题,一时间未必能让年轻人注意。一般人不把早期征兆当一回事,小病拖成大病的例子,实在太多了。

更遑论,如果医生根本不知道面前的是病人呢?医学固然有其历史局限性,但今天的人也许不会相信,人类对高血压的认知曾经走过怎样的弯路,这种影响十几亿人的疾病,竟曾一度被已初具雏形的现代医学漠视……

01

没有正解的悬案

“倒在战争结束前最后一刻的士兵,也许是战争中最可悲的人。”这句话的适用对象可能不只是普通士兵,去世于1945年4月12日的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就没能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落幕。

据说这位身残志坚的总统,在人世间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是:“我的头痛极了(I Have a Terrific Headache)。”

毫无疑问,当时绝大多数人看到这个消息的第一反应是震惊——但对于极少数的知情者来说,白宫宣布的“罗斯福总统因脑溢血去世”,却算不得意外。

把时间拨回去一点,在1944年3月,罗斯福尚未赢得第四次选举时,美国海军的心血管科医生Howard G. Bruenn在罗斯福女儿的要求下前往给总统做体检。他回忆称,当时的罗斯福就已经有“充血性心力衰竭、记忆减退”的表现。

Bruenn医生觉得,总统的症状可能是长年高血压的结果。毕竟早在1937年,罗斯福的血压就高达162/98mmHg,此后这个数字一直都在升高。但总统的私人医生并没有建议用药治疗,连罗斯福女儿都认为没问题,他何必多嘴呢?

于是Bruenn医生只提出了戒烟限酒、清淡饮食、注意休息的建议,但罗斯福的血压不久后却突然狂飙,到1945年2月著名的雅尔塔会议时,他的血压已经高达260/150mmHg!这种爆表的血压肯定会有症状表现,瞒住内行?不可能。

雅尔塔会议上的三巨头

彼时,丘吉尔的随行医生在日记中写道:“我认为罗斯福总统已经病入膏肓,最多还有几个月可活。”至于罗斯福的认知能力那时有没有问题,斯大林是否因为得知了这一点而在会议中美苏双方的谈判上取得优势,就是历史悬案了。

同样成为历史悬案的,还有罗斯福去世的具体原因。也许是出于保密考虑,医生并没有对罗斯福进行尸检,而且绝大多数与之有关的医疗记录也在不久后神秘消失了。后人所知的事实,大多来自医生回忆。

这可真给种种阴谋论提供了舞台。有人认为,罗斯福的血压从1937年到去世前翻了一倍,很可能是因为脑部存在转移性黑色素瘤,使其血压恶性上升。而二战时美国政府采取了相关信息控制措施,让罗斯福的病情不为外界所知。

不过话说回来,就算罗斯福患的只是最常见的原发性高血压,并得到确诊,当时的医生们恐怕也做不了什么。毕竟,他们不可能治疗一种在当年还称不上是疾病的疾病啊。

02

“能控制高血压,也不要去控制”

从西医角度来讲,中医一直因为理论“玄乎”而饱受争议。不过纵观历史,也许中医认识到高血压要远远早于西方同行。《黄帝内经》里就提到,“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

遗憾的是,中国人显然没把这句话当回事儿,不然也不至于到今天还是全球吃盐最多。

“血压”这个词在西方医学史上真正出现,是公元1707年的事了。而一百多年后汞柱式血压计的发明,才让医学界有了对人体血压进行深入研究的工具。然而,许多高血压研究的先驱,都没有把它看作是一种独立的疾病。

从疾病命名就可以看出这一点。“原发性高血压”,对应的英文是Essential Hypertension,Essential的意思是“必要的”。这反映了科学界长期以来的普遍观点——高血压是人体应对基础疾病时,一种必要的代偿机制。

就连创立了住院医师制度的“现代医学之父”威廉·奥斯勒,对高血压的认知也跑偏了。他曾经在讲学时说:“医生们需要理解,血压升高是对阻塞老化血管的一种必要代偿机制,不要把它当做疾病的主要表现去治疗。”

虽说奥斯勒爵士的话不至于像皇帝般一言九鼎,但医学界对高血压的治疗探索,确实比起基础科研要严重滞后。连高血压是否算一种独立的疾病都有巨大争议,谈什么寻找药物,对症治疗呢?

1931年利物浦大学教授John Hay的讲课,就相当有代表性:“对高血压患者来说,最大的危险是在确诊的时候。因为一定有傻瓜(医生)去尝试降血压。”或者说,“就算我们能控制高血压,也不要去控制。”

即使有少数医生注意到,高血压达到恶性级别的患者预后非常糟糕,这点儿证据也被淹没在反对声的大潮里了。据说那时一本1300页的药理学教科书,只有10页提到了高血压的药物治疗,而且疗效和副作用都不成正比。

那么,当时到底是怎么治高血压的呢?1944年,杜克大学的Walter Kempner医生提出了著名的“大米饮食法(Kempner Rice Diet)”,对血压极高的患者严格控制饮食,只吃米饭、水果和果汁,据说500多名患者中有300余名成功降压。

以今天的眼光来看,“大米饮食法”显然是通过控制饮食中钠盐的摄入来起到降压效果,但长期可行性嘛……只吃米饭和水果让美国人怎么受得了?

至于手术、注射病原体、草药之类瞎猜式的治疗,就更不忍直视了。

没有药去治病,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更何况还有一大堆并非“巧妇”的医生在拖后腿。某种程度上来说,罗斯福总统的去世,竟误打误撞地把当时还杀人于无形的高血压直接拖到了聚光灯的照妖镜下,来了个罪犯特写。

03

部分胜利

1948年,在罗斯福去世后继任总统的杜鲁门签署了《国家心脏法案》,明确向心血管疾病宣战:“美国人民的健康已经饱受包括高血压在内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威胁,每三个人中就有超过一个死于心血管疾病。”

不久后,经典的弗莱明翰心脏研究启动,为心血管疾病的研究提供了许多宝贵的流行病学资料,据统计,基于这项研究数据发表的论文已有3700多篇。

1969年,弗莱明翰心脏研究得出的“高血压与冠心病风险升高有关”结论,算是给罗斯福去世后持续了20多年的“高血压算不算疾病”争论彻底收了场。争议解决了,接下来该啃“治疗高血压”这块难啃的骨头了。

向高血压宣战,那时候也是恰逢其时:噻嗪类利尿剂诞生,取代了疗效不佳的旧降压药物;美国退伍军人管理局(VA)的医院体系成形,让多中心大规模临床试验得以开展;加上医学界的意见统一。天时地利人和,齐了。

从1967年开始,一系列重要的临床试验逐个回答了高血压治疗中的一系列问题:血压在什么范围为正常标准?哪些患者应该降压?年龄因素有没有影响?降压目标是多少?患者饮食该怎么调整?最佳的降压药应用策略又是什么?

1995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在罗斯福去世50周年纪念日发表了社论:“面对罗斯福总统去世后的高血压危机,我们赢得了部分的胜利。”能实现美国心血管疾病死亡率降低50%,的确算是个不小的里程碑了。

04

纠结的治疗:要不要终身服药?

不过,战术胜利不等于战略胜利。2017年,美国两大心脏病研究权威机构——美国心脏病协会和美国心脏病学会联合发布了新版高血压防控指南,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确诊高血压的“门槛”与以前相比进行了下调。这意味着,更多人会被诊断为高血压,全球的患者数量立刻就翻了个倍,简直是反向的灭霸打响指……

根据新版指南,高血压新标准为收缩压130毫米汞柱、舒张压80毫米汞柱,而以往分别是140毫米汞柱和90毫米汞柱。按照此前标准,美国32%成年人有高血压。但根据新标准,这一比例瞬间提升至46%,意味着全美近一半成年人有高血压。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为什么要进行如此调整?

新标准下,被诊断为高血压的患者增加,必然增加了医疗需求。因此有观点认为,这是美国制药企业、财团与学术界合谋的结果,目的是人为制造高血压患者,为药企创造更多利润。

不过,按照指南主要执笔人、图兰大学教授保罗·惠尔顿的说法,这一观点站不住脚。根据他们测算,服药患者人数只会增加不到2%。

他们认为高血压患者大约会增加3000万人,这些人大多只需要改变生活方式就能降低血压。如果患者需要服药,医生也会非常谨慎,仔细甄别其中真正需要服药的患者。

惠尔顿教授表示,新指南之所以调整高血压“门槛”,是因为根据相关研究,新增的这部分高血压患者也会增加罹患各种相关疾病的风险。

而在我国,虽然近十年来的高血压防治状况已得到明显改善,从知晓率到治疗率、控制率,每一个数字都在进步,但整体来看依然令人堪忧。

特别是在年轻群体中,年轻人平时鲜有测量血压,总觉得高血压和自己没关系。在中国一半不自知的高血压患者中,年轻人占了大多数。有研究显示,中青年高血压患者因延误就医致死率高于老年患者。

广东省中医院心血管病专科主任医师胡世云指出,人们对高血压的远期危害普遍认识不足。血压升高以后,如果没有症状,短时间看不到对身体脏器的损害。“但随着时间推移,十年二十年后,高血压对脏器的损害就慢慢呈现出来了,可能引起动脉硬化、左室肥厚、肾功能不全、冠心病、脑梗等。”他打比方说,高血压的危害就像温水煮青蛙一样,让你不知不觉被扼杀。

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曾智桓也表示,高血压不能看症状决定要不要治疗,而应该看测量的血压值。

在医生看来,高血压患者与降压药的关系,就好比鱼儿离不开水,鸟儿离不开林子。也就是说,一旦得了高血压,极有可能终生离不了降压药!

高血压联合用药原则

对此,很多高血压患者都会心生抗拒,担心副作用和药物成瘾,于是血压高了就吃药,血压降下来就停药。

然而目前,只有5%的高血压病人能找到确切病因,可去除病因之后治愈高血压。但是,95%的高血压是原发性高血压,病因不十分明确。所以,绝大部分患者的高血压是无法治愈的。

“之所以要服用降压药,是为了把血压控制达标。若血压达标就停药,当药物在体内代谢完毕,药效一过,血压又会回升到高位。”曾智桓称,随意减量或停用降压药,容易诱发血压波动,引起严重后果。实际上,大部分原发性高血病人都需要长期服药。

不过医生们也承认,经过调整生活方式的基础治疗和药物治疗后,血压确实能够长时间维持在理想状态(血压在120/80mmHg以下),病人可以考虑尝试减药乃至停药。但这个过程是非常小心的,必须在专科医生指导下循序渐进。

一般而言,单纯的1级或2级的高血压患者,不合并其他危险因素,有希望通过饮食和运动来控制血压。但如果合并其他危险因素,比如颈动脉内膜增厚、糖尿病、蛋白尿等,不管是哪一个,都应该且必须乖乖吃药治疗。

人类离真正征服高血压还有多远呢?丘吉尔那句名言用到这里太合适了:“这不是结束,这甚至不是结束的开始,但毕竟是开始的结束。”

网络编辑:阿柴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