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基金会“空壳”困境:数量快速增长,现实仍需培育

报告发现除了少数明星基金会,更多的社区基金会生存状况堪忧,“相当一部分社区基金会的实际发展情况可能不容乐观,甚至‘名存实亡’”。

活跃度很低的基金会主要问题是内在发展动力缺失。运作不积极的主要原因是:“当初倡导的人、后来带头做事的人、实际执行的人他们都不是一批人”,“因为运营的人可能是被动的,且后期没有足够的激励机制”。

责任编辑:张玥晗

每个周末,凤凰社区足球俱乐部的小球员们都在山坡上训练,家长们也聚集在这里,既是训练,也是一场社区聚会。 (南方周末记者 刘怡仙/图)

(本文首发于2019年10月17日《南方周末》)

报告发现除了少数明星基金会,更多的社区基金会生存状况堪忧,“相当一部分社区基金会的实际发展情况可能不容乐观,甚至‘名存实亡’”。

活跃度很低的基金会主要问题是内在发展动力缺失。运作不积极的主要原因是:“当初倡导的人、后来带头做事的人、实际执行的人他们都不是一批人”,“因为运营的人可能是被动的,且后期没有足够的激励机制”。

2019年1月前,《中国社区基金会行业发展研究报告》(以下简称社区基金会报告)调研团队向141家社区基金会发出调研邀请,没想到50家社区基金会电话无法拨通,22家表示必须通过政府上级部门允许才可以参与调研。

报告撰写人郭嘉祺很无奈。她以志愿者的身份为公益机构提供咨询服务时,对社区基金会产生兴趣,当时计划通过调研摸清当下社区基金会实际运行的状况。

“社区基金会”是公益领域中基金会的一种类型,可以简单理解为立足于本社区,以“本地资源解决本地问题”的基金会。它可以成为社区资金的“蓄水池”,有了它,邻里突发大病、志愿者小分队购买物资、社区老年大学建设乃至小区里的广场舞大赛都可以从中得到资金支持。

近年,社区基金会广受关注。2014年起,深圳、上海、南京多地试点,发展社区基金会逐步上升为国家层面推动的政策,其数量快速增长。尤其是2017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其中写入了发展社区基金会的内容。

在政策制定者的眼中,它是社会治理的重要抓手,能够补足社区发展的资金短板,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搅活社区”。

但郭嘉祺近两年接触社区基金会,却发现“空壳”现象,“有相当一部分社区基金会的实际发展情况可能不容乐观,甚至‘名存实亡’”。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唐有财也认为,尽管政府部门、专家学者对社区基金会热情很高,但行政驱动带来的动力不足、资源限制、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束缚着社区基金会的进一步发展。

为社区治理而生

凤凰社区位于深圳的“关外”地区,是高铁进入深圳的第一站。出了快捷高效的高铁站,开车十分钟,就到了凤凰社区门口,这里令人意外地节奏缓慢,浸润着邻里温情。

一座知青楼被改造成社区公共空间,内设老年协会、社工驻地、免费艾灸等丰富的活动场地,还设有社区厨房。

“Comeon!”身形壮硕的外教俯下身来,等待一名小男孩的答案。2019年9月的一个周末,凤凰社区的社工邀请他在活动室给孩子们上英语课。

这里不是什么知名景点,却因为“社区营造”“社区治理”被各地政府街道人员熟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周凡妮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