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S,美国资本市场的又一黑幕

好比是请黑老大去当警察局长,哪里有什么公道可言?这样的资本市场不知道好在哪里?这样的资本市场我们为什么要学?

责任编辑:余力

就在次贷危机正如火如荼深化之时,美国资本市场又爆出类似黑幕,这回是ARS(拍卖率证券)。监管机构正出手遏制危机。但就如市场人士所言,“每回骗局结束之后,政府的善后工作还不错。但此时钱早已无踪无影。”

2008年8月8日,就在全世界人民热烈欢庆第29届北京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胜利召开的大喜日子里,美国那边券商又爆惊天黑幕:UBS(瑞士信贷银行)将从投资者手中购回金融创新产品拍卖率证券,金额高达190亿美元。在此之前,美林和花旗两家券商也同意购回此类产品。三家券商共承诺购回价值360亿美元的拍卖率证券。

美国有几个行业是死不认错的:一个是警察,一个是烟草制造商,还有一个就是华尔街券商。遇到诉讼时,不问青红皂白,不问是非曲直,他们大多死缠烂打,尽量拖死对方。可这次ARS事发,券商老大何以很快便与对方达成和解?一是对手为美国几个大州的检察长,二是券商确实是心里有鬼,而且问题确实不小,担心旷日持久的诉讼会让他们露出马脚。

次贷产品的孪生兄弟
拍卖率证券的英文简称ARS(auction-ratesecurities),是次贷产品的孪生兄弟,都是所谓的资产证券化产品。ARS的制作和销售流程如下:医院、博物馆、城镇或学生贷款机构以低利息发行长期贷款——基金、个人或公司等投资者购入此类贷款——券商每周或数周举行一次拍卖,ARS以新的利息出售。

华尔街共向10万投资人出售了3300亿美元的ARS。表面上看去,这是一个让人皆大欢喜的金融创新产品。券商数次收费:发行时收承销费,推销成功时又收取费用。对发行人来说,发行ARS时候的利息较低,卖出的是长期债券,而利息却是相当于短期债券的。投资者自以为抱到了金娃娃:ARS的回报率比较高,又能即时将其变为现金——产品的变现能力比较高,风险就比较小——一有风吹草动,投资者就可以及时将其出手。

但是,与所有金融创新产品一样,ARS暗藏不少机关。尽管目前ARS的机关暗道还没有全部被发现,但其主要问题已经日趋明朗。托市是一个问题。ARS是作为流通性很强的产品出售的,这就需要不断地有买卖双方。没有买家的时候,券商自己买进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