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特辑】林语堂故居 我要一小块园地,叶落归根

自南京的中山陵、广州的中山纪念堂落成后,白墙、蓝瓦就成了民国时期陵园的标志性元素。林语堂先生却用它来设计宅院。他只要“院中有树,树上有天,天上有月”的生活。

林语堂 生于清光绪二十一年,福建龙溪(今漳州)人。曾获上海圣约翰大学学士学位、美国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硕士学位、德国莱比锡大学语言学博士学位,是一位以英文书写扬名海外的中国作家,也是集语言学家、哲学家、文学家、旅行家、发明家于一身的知名学者。


“我要一小块园地,不要遍铺绿草,只要有泥土,可让小孩搬砖弄瓦,浇花种菜,喂几只家禽。我要在清晨时闻见雄鸡喔喔啼的声音,房宅附近有几棵参天的乔木。”林语堂脑海里的理想家园是一座标准的中式宅院,而真正实现在阳明山腰的建筑却是西班牙风格的,由其本人亲自设计。

林语堂1936年8月移居美国,1966年6月返台定居。旅美30年,他不置一寸房产,始终盼望叶落归根。决定回台湾时,台湾当局惊喜不已,专门在阳明山上划出一块地,供他自行建设,以示对名士的礼遇。

林语堂选择用蓝色的琉璃瓦搭配白色的粉墙,其上嵌深紫色的圆角窗棂,外面是螺旋式的廊柱和罗马式拱门。回廊围成一座四合院,院内种有翠竹、枫香、苍蕨、藤萝,移来各式奇石,还有中式园林必备的鱼池,池边修有大理石椅,可享“持杆观鱼”之乐。据说,当年有人嘲笑林语堂:自南京的中山陵、广州的中山纪念堂落成后,白墙、蓝瓦就成了民国时期陵园的标志性元素,林却用它来设计宅院。林语堂对此却并不在意,他认为只有美与不美的分别,心中自有一套中西交融的审美标准。夜里,在自己设计的宅院里散步,兴之所至,叹道:“宅中有园,园中有屋,屋中有院,院中有树,树上有天,天上有月,不亦快哉!”

正是因为太爱阳明山的这片土地、这个中西合璧的院落,林语堂在香港去世后,遗体依其心愿移回台北,葬于院内“有不为斋”北面的山坡上。

林语堂故居座落于阳明山腰,是先生生前最后十年定居台湾的住所。建筑以中国四合院的架构,结合西班牙式的设计,意境典雅精致,体现了语堂先生中西合璧的审美旨趣,和自然从容的生活态度。


1985年5月,台北市政府将这里作为“林语堂先生纪念图书馆”对外开放。其后,台北市文化局对之进行了扩充,2002年3月26日再次开放时,已成为综合了展示参观、文化讲座、餐饮休憩等功能的多元空间了。

林语堂故居分为室内展区和墓园两个部分,室内展区又由书房、卧室和有不为斋(客厅兼餐厅)构成,走廊则以年谱的形式展示先生生平。林语堂夫人廖翠凤女士捐赠了大量先生的藏书、著作手稿及遗物,展品很是丰富。

按照参观顺序,本应先去书房展示间。但我觉得,先去走廊了解林先生的生平,藉此更能理解林先生的个性与成就。其他展示间展出的物件,不过是额外的注释。从年谱可知,林先生一生创办过三本杂志《论语》、《人间世》、《宇宙风》,由于提倡幽默文学,故得“幽默大师”的雅号。他一生多用英语写作,《吾国吾民》、《生活的艺术》、《京华烟云》、《风声鹤唳》、《老子的智慧》、《苏东坡传》等都是其英文经典作品,在向西方推介中国文化方面功不可没。

林语堂有句话流传甚广:“不做文人,还可做人,一做文人,做人就不甚容易。”他所说的“不做文人”大约有两层含义:一是不要做一个“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文人。在他的一生中,有过多次做官的机会,都被他笑眯眯地推掉了;另一层则是不做一个纯粹的学者,将学术当作目的。他曾讲,读书的目的有二,“面目可爱”和“语言有味”,即读书只是为了给生活增添乐趣。他也与一般意义上的读书人不同,兴趣广泛,喜好旅游,更热衷发明。在书房展示间的书桌上,陈列着一部由他发明的打字机,采用他发明的“上下形检字法”,一分钟可打50个字,为当时中文输入速度之最,且使用方便,人人都能掌握。林语堂1931年便开始构思设计这台打字机,前后花费几十年心血。这部机器,备有7000个字,其他字则可通过拼印左右偏旁组合而成,这样算来约可打出9万个字。

从书房踱至卧室,卧房极为简朴,一床一被,由此我们可体味林所提倡的“生活的艺术”—“我相信人生一种最大的乐趣是蜷起腿卧在床上。为达到最高度的审美乐趣和智力水准起见,手臂的位置也须讲究。我相信最佳的姿势不是全身躺直在床上,而是用软绵绵的大枕头垫高,使身体与床铺成30角度,把一手或两手放在头后。在这种姿势下,诗人写得出不朽的诗歌,哲学家可以想出惊天动地的思想,科学家可以完成划时代的发现。”

从书房走入客厅兼餐厅,抬眼望见林语堂先生自题的“有不为斋”四字。林曾言:“人世间如果有任何事值得我们慎重其事的,不是宗教,也不是学问,而是吃。”如今这里已辟成咖啡厅,不少游人瞻仰大师之余在此小憩。

坐在窗边小桌旁。正逢落日,余晖将门窗的影子拉长,拖曳在地上。推门走上观景长廊,远处是台北市,一低头,楼下坡上是林语堂的安息之所,亦是他生前每日散步必经之地。廊中、墓前,不少年轻人在休息、交谈,没有人在意这是一个墓园,仿佛林先生也是大家身边的一员。我猜想林先生会喜欢这样的环境,这也许是他不曾设想过的身后的“生活艺术”。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