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奥运村 城市生命的延伸——巴塞罗那奥运村经验

2008年3月初, 唱响奥运会,北京——巴塞罗那 大型晚会在巴塞罗那上演,从1992到2008,奥运会将两座城市连在了一起。北京奥运村于去年底竣工,在7月27日正式开放。奥运会后北京奥运村将作为中高档住宅小区出售,在近些年举办过奥运会的城市里,其建筑设计,乃至商业模式,都与巴塞罗那奥运村最为相似。从巴塞罗那奥运村的建设和发展,也许我们能看到北京奥运村未来的影子。


打开通往大海之门
作为奥运城市改造的最重要一环,借着奥运村的建设,巴塞罗改造了污染多年的海边沙滩,兴建起全市第一个海滨社区,为房地产市场添上了一笔,为城市里的中产白领创造了一片新天地。

1986年夏天,西班牙巴塞罗那。地中海的阳光炙烤着大地,靠近地中海的城市东北沿岸,挤满了黑压压的大型工厂, 机器轰鸣不停,灰烟直冲蓝天。四面八方排出的污水沿着沙滩一路蔓延,流入大海;海边大片颓垣败瓦,丢弃的瓦砾堆满了整个海滩。不时有几只老鼠从瓦片中探出头来,看到眼前荒无人迹,便肆无忌惮地在一片垃圾里寻找食物。海风吹来,腾起岸上的阵阵恶臭,扩散到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冲击着加泰罗尼亚人的心脏。

1986年10月17日,在洛桑举行的国际奥委会第91届全会上,当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的西班牙巴塞罗那人萨马兰奇宣布自己的家乡获得1992年夏季奥运会的主办权时,这个地中海重要的港口城市还没有几片像样的海滩,沿海一带还是工厂林立的重工业区。

巴塞罗那人上路了。他们在高迪的杰作圣家教堂的脚下,草画图纸,规划时间,拟订出一项奥运会举办城市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城市化改造和修复工程。他们扩建机场、增加酒店、翻新老城、打造新区,将1929年世博会旧址Monjuic山变身为一座奥运主题山。整个市政规划里最重要的一项工程是奥运村的修建——对东北沿海工业区的拆迁,并修建起了奥运村和奥林匹克港,巴塞罗那封闭了几个世纪的大海之门终于重新打开。

“那是一项非常伟大的工程,时任巴塞罗那市长马拉加尔(Pasqual Maragall)是个很有魄力的人。”马托雷尔(Josep Matorell)是奥运村工程的总设计师,当代西班牙最著名的建筑家之一。83岁的老人依旧精神矍铄思维敏捷,16年后向mangazine·名牌作者谈起这项他一生中最骄傲的工程时,满头花白的他眼睛深处泛出了亮光。

时间仿佛回到了1989年。

“当时海边的很多重要的工厂,包括尼桑汽车制造厂等,这些工厂当然重要,但不能一直霸占着海边;另外,作为地中海最重要的海港城市,巴塞罗那居然还没有一个像样的海滨居民住宅区。我们跟市政府研究之后,决定奥运村的选址就定在这里;奥运会之后,这些房子经过简单的装修就可以用作商品住宅楼,供市民购买居住——我们的定位是中高档住宅区,目标顾客是巴塞罗那近十几年经济高速发展下不断壮大的中产阶级群体。”

按照规划,奥运村工程从1989年开始兴建,共历时三年多。工厂从海边撤出,搬迁到市政府在郊区重新规划的工业区里。巴塞人在海边建起了两座到目前为止依然是巴塞罗那最高的双子楼,楼下是奥林匹克港——奥运会期间在这里举办各项水上竞技比赛,奥运之后这里变成巴塞富人停泊私家游艇的港口。从奥林匹克港沿海岸线向北,一条宽阔的大道延伸5公里,道路一边是地中海和不时出现的海滨浴场,另一边是崭新的住宅社区——奥运村。

马托雷尔和他的同事经过研究,根据西班牙1990年代初中高档住宅的需求,确定每套单元的面积在60到120平方米之间。整个奥运村一共有两千多套住房,分布在18个独立封闭的小区,每个小区由一位巴塞罗那建筑比赛FAD的获奖者具体负责设计。对于这种设计,马托雷尔解释道:“奥运村对于中高层次的消费者来说是非常理想的住宅,不但地理优越环境优美,独立小区的设计也给居民很大的私人空间,特别适合老人和小孩。”

巴塞罗那新的“市中心”


47岁的希罗(Jordi Giró)刚从北京回到巴塞罗那。他是一家私营公司的老板,两个女儿的爸爸,也是奥运村第一批的居民,奥运村居民联盟的主席。1990年,当希罗买下一个单元时,奥运村的楼房还只在图纸上。回忆起决定这笔投资的那瞬间,希罗笑了:“奥运会远未开始,房屋还没建起来,政府已经大力宣传销售,市民反应热烈。我们是通过抽签抽到现在住的这个单位的,我太太兴奋了好久。”

1992年7月25日,巴塞罗那市长马拉加尔向全世界宣布,第二十五届夏季奥运会开幕,希罗和他的家人见证了西班牙这个美好的夏天。奥运会结束后,12月28日,希罗一家终于搬进了奥运村的新家,跟他一道的还有第一批另外七十余户居民。

奥运村的销售早从1989年末就开始了。奥运村住宅的销售工作由当地两家房地产商代理,分别是政府参股的NISA(代理1814套房屋)和私营公司OLIMPIC MOLL(代理剩下的164套房屋)。不幸的是,奥运会之后,持续高温的楼市终于爆发了危机,房屋销售严重受挫,大量房屋有价无市,银行贷款利率一直维持在高位(年利率在15%到16%),直到1996年初,所有两千多套房屋才陆续卖完。

在1990年初刚开始销售时,奥运村的平均销售价格约为每平方米20万比塞塔(合1.2万元人民币),当时巴塞罗纳这个价格在当地属于中高档次,相当于一些中心城区的房屋售价。1992年房地产危机爆发时,买家数量骤然下降,1994年房屋的价格出现了回落。为了刺激楼市,市政府从1992年1月开始,到3月交付奥委会管理前,出台了一系列财政优惠措施,为投资者减免了大量的税务,投资成本一度下降到了近50%,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那些专业投资者借此机会在奥运村购置房产,然后再租赁出去。然而市政府给予奥运村的财政特权却受到了相关各方的猛烈攻击,被看作是对其他房地产项目投资者的歧视。

18年后的今天,奥运村的房价上升到了每平方米6,500欧元(合6.5万元人民币)。然而在这里买房的人多为自住,用于投资的并不多,加上房屋数量本来就有限,该区的房地产市场早已远不如当年活跃。

说起奥运村房地产市场,希罗似乎不是很感兴趣,这位居民联盟主席非常肯定地认为:“来这里住的人都有一个非常明确的目的,这是一项一生的投资,人们选择这个社区,目的是为了自己和家人获得高质量的生活。”

然而新的生活并非一帆风顺。由于要在奥运前完工,匆忙赶工使奥运村的房屋存在着许多隐患,这些定时炸弹到了1997年终于爆炸。“水管漏水,墙壁出现裂痕……” 希罗回忆起那段日子依然心有余悸,“为此,全社区的居民都团结一致地跟政府交涉,到了2000年,这些问题才渐渐得以解决。”

在这样一个刚刚诞生的小社区,配套设施的完善显得非常重要,希罗也丝毫不隐瞒他对当局的不满。“在这点上西班牙比不了中国。我去过中国很多地方,中国这几年变化很大,办事效率越来越高,不像在西班牙,一个方案讨论几年都没有结果。” 希罗指的是学校、公共交通、老年服务中心、医院、商店等等社区必不可少的配套设施。“这些设施的完备总是走在居民需求的后面!”

到今天,令希罗和他的邻居依然不满的,是一个他们争取了三年还没有建起来的超市。在这样一个近万人的社区里,16年来竟然只有一个规模中等的超市。“不少老太太每天购买日常用品要走上半个小时,很多人甚至开车到别的地方买菜。”居民联盟一直向市政府争取多建一个超市,而且已经相中了位于社区中心位置的WAD RAS女子监狱,一个奥运村修建前就已经存在,政府考虑多年要搬迁的监狱。在居民的争取下,区政府终于把“建造超市”列入了2007-2010年的工作计划里。这是奥运村居民长期“抗争”的成果之一——这16年来,在居民的一再坚持下,四所学校,数条公车、地铁和轻轨线路,若干老人活动中心和保健医院得以建起。

2000年夏天,在奥运村前新改造的海滩上,举行了一场大型的篝火晚会。市政府分摊了晚会的部分费用,以此作为承认奥运村是巴塞罗那一个行政社区的礼物;近万市民来到海边,与奥运村的主人一起祝贺这个新社区的诞生。在居民联盟的办公室里回忆起奥运村16年来走过的路,看着外面成群结队放学的孩子,希罗不无感慨:“在2000年初,全西班牙的婴儿出生率都非常低,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人口负增长,然而在奥运村,很多家庭都有两到三个孩子,我们拥有巴塞罗那最高的出生率。”

对于奥运村所取得的成就,奥运村总设计师马托雷尔感到非常欣慰。有人认为通过这项工程,马托雷尔打造了巴塞罗那的一个新的市中心,但老人却坚持认为,那只是城市生命的延伸。

对于希罗来说,奥运村最后一块砖头的放下,才恰恰意味着新生命的开始。“建筑家们在图纸上将我们的城市规划出一块一块空间,并让施工队用砖块水泥将空间填满;然而这些空荡荡的楼房却是死的,因为里面并没有生命。于是,我们就将生命填入了城市的每一个角落,这样循环下去,我们的城市才会一直欣欣向荣。”



各国奥运村 烫手的山芋

1996年·亚特兰大
奥运会期间,政府借用了乔治亚理工学院的学生宿舍作为奥运村。奥运期间正值学生放假,政府对学生宿舍进行改造后用作奥运村,奥运会后又将宿舍归还给学校。这样做大大减低了奥运村的建设预算和后期运营风险。

2000年·悉尼
政府将奥运村定位为面向社会多阶层的住宅区。总耗资5.9亿澳元(3.4亿美元)的奥运村,位于悉尼西郊15公里处,过去曾是海军仓库和工业区。在奥运会后奥运村空空荡荡,悉尼房地产市场潜力在奥运会前被过度开发,之后一直呈现疲态。不过专家预测近几年悉尼房地产市场将好转,大量新移民将成为该区复苏的重要力量。

2004年·雅典
耗资3.97亿美元建成的奥运村位于雅典市西北郊的一片无人地带,距市中心15公里。政府希望将其定位为经济用房,奥运会后出售给低收入阶层。但由于没有公共交通工具的连接,小区内也缺少学校和商场等基础设施,大量已出售的房间空置无人居住,入住率不过5%。

2008年·北京
奥运村位于北京中轴线北端,四环与五环之间。北京奥运村去年底已经竣工。奥运会后由专门的业主单位运营,住宅于奥运会前面向社会发售。对于北京奥运村的建设和经营,曾经来北京参观过建设场地并了解投标项目的巴塞罗那奥运村的总设计师马托雷尔建议,最关键的是在设计时就要对将来的使用对象和投放市场有明确的定位。据了解,与巴塞罗那一样,北京奥运村被定位为高档的住宅楼,而本区也期待成为北京一个新的中心区。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