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区三分钱?!

    前两天,我和老公去“京客隆”超市买东西,为了3分钱,我、老公和收银员各自生了一肚子气。
    我们一共花了18.17元购物,收银员收了100元,找回81.8元,然后就去为下一位顾客服务了。很明显,她少给了我3分钱。这种事我们常常遇到,大多时候就算了,可今天我刚巧在收银箱里看到了分币——如果没有,也没必要为这点钱浪费时间。收银员完全没有意识到我迟迟不走的原因,我主动问她:“你还没给我找完钱呢?”她愣了,然后用鄙夷的目光看了我们一眼,将三枚硬币像施舍一样地扔在了服务台上……
    走出京客隆,我和老公沉默了。一个快乐的夜晚,因为这区区3分钱变得沉闷起来。
    这样的事很多人都经历过,我也相信持“无所谓”的人不在少数。如今生活节奏这么快,别说几分钱,恐怕就是几毛钱、几块钱,很多人也不会计较。可是扪心自问,您真的舒服吗?我们可以暂时不考虑被收银员抹掉的零头儿最终进了谁的口袋,也不考虑商家是不是真的无法从银行得到足够的分币支持,我只想对商家说:你是不是应该想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从一个消费者的角度说,我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办法:
    办法一:捐款箱。在每个收银台边上放一个小捐款箱,写几句类似“感谢您捐出一份爱心”之类的话。我想大多数顾客为了免去装分币的麻烦,都会主动把零钱投入捐款箱,同时也满足了大家乐善好施的愿望。
    办法二:店堂明示。可以在店堂明显的位置或者每个收银台前贴一个明示牌:“分币紧张,四舍五入,不便之处,请您谅解!”顾客都是明白人,大家也都能理解,不能理解的也不在这儿买东西了!别忘了,消费者有个知情权。
    办法三:舍零头。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临近社区的超市,顾客大都是回头客,要懂得抓住顾客的心。结账时商家主动把零儿舍了,想想这顾客的心情能跟不给他钱的心情一样吗?
    办法四:取整儿。卖1.99元还是卖2.00元,应该不足以影响大家的购物需求吧。这样找零钱的麻烦没有了,商家又赚了钱。
    办法五:微笑。商家如果觉得1.99和2.00足以影响顾客的购买量而减少超市收入,那还有个最简单、成本最低的办法,那就是提高员工素质。顾客是上帝这种话都不用说了,您首先要让他明白,那钱是应该给人家顾客的,人家要是应该的,人家不要是要谢谢人家的。面带微笑的服务不仅可以使顾客心情好,也能让服务员自己心情好,购物环境温馨和谐了,何乐而不为?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