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真】愚公移民

今年夏季汛期后,三峡工程蓄水至175米水位时,三峡移民将达120多万人。这相当于一个欧洲中等国家的人口,是此前世界最大的水利工程伊泰普电站移民的 28倍。

责任编辑:李楠

16岁的初中生姚斌今年获得了湖北省宜昌市第六届中学生运动会全能第二名。他的志向是在下一届拿金牌。

如果不是举家搬迁走出大山,姚斌可能不会有这样的机会。他一直记得父亲的期望。他4岁那年,外出打工回家的父亲坐在门坎上,指着长江对岸的大山,给他讲了 “愚公移山”的故事,并告诉他:移走贫困这座大山的办法就是要好好读书。1996年,他跟随母亲从秭归县桂林村,作为三峡工程的外迁移民被安排到枝江市董市镇双湖村。但作为一家之主的父亲最终没有选择这里。在宜昌市打工的父亲,把上小学的姚斌接到身边,让他和城里的孩子一起读书。六年后,父亲攒够了买房的钱,把妻子也接过来,一家人在宜昌这座城市里团圆了。 他们就像愚公一样,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了生存环境。

桂林村是湖北省秭归县屈原镇的一个自然村,地处长江三峡西陵峡南岸,是一个历史悠久和文化底蕴深厚的村落。自古以来长江上就有“崆岭行船鬼门关”的说法,由于守着崆岭最显要的峡段,帆船通过时需要等合适的风向,并辅以众多的纤夫拉纤,该村慢慢成为船只等候的必经之地。船商云集,民居秀美,风景怡人,可比桂林,由此得名桂林村。该村原有536户,1613人。因长江三峡工程兴建,需搬迁1325人,淹没田地1043亩。从1996年开始,经过十二年不懈努力,该村完成了搬迁任务,其中外迁705人。桂林村也合并入西陵峡村。

走出贫困是三峡移民内心的渴望。三峡工程实施的是开发性移民,也就是要使移民“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1999年,国家对三峡工程开发性移民政策进行“两个调整”。实行以多种方式安置农村移民,强调要因地制宜,把本地安置与异地安置、集中安置与分散安置、政府安置与自找门路安置结合起来,鼓励和引导更多的农村移民外迁安置。在服从国家安排的同时,不少人像姚斌一家一样,自主地向自己的理想地迁移,完成他们愿景中的生活置换。桂林村七百多移民中外迁和自谋职业的有196人。

蔡林,原桂林村二组农民,嫁到该村十年后举家外迁。这位朴实的妇女回忆当年时说:“当时我和老公商量,只拿补偿金,不要政府安排,但一定要搬出大山。就是这样子,我们一家祖孙三代四口人住到宜昌市夷陵区姜家庙。村上很照顾,给地让我们起了房子,但没有办法为我们调责任田。我老公身体不大好,一家人的生活就靠我帮人打短工。后来儿子长大了,到广东打工,家里的状况才慢慢好起来。为了离城里更近,2006年我们又搬到了三斗坪镇。”蔡林觉得自己的选择和付出很值。在她44岁的时候,她终于实现了当工人的梦想——她现在在离家不远的一个手机变压器工厂打工,缠变压器线圈;缠好一个计价四厘八,每天可缠五千多个,一天的收入在24元左右。

同是桂林村移民的谭文华,以80岁高龄带领子孙搬迁数次后,终于落户在三斗坪镇上,孙辈也成为了拿工资的工人。

今年夏季汛期后,三峡工程蓄水至175米水位时,三峡移民将达120多万人。这相当于一个欧洲中等国家的人口,是此前世界最大的水利工程伊泰普电站移民的 28倍。在这样一次亘古未有的浩大工程里,个人的命运或许不可能被历史多么鲜明清晰地铭记,但是,这些因为三峡工程改变生命轨迹的人们,用他们特有的对未来的热切希冀和对现实的执着坚忍,努力地让这条轨迹的角度保持着向上。


 

愚公移民_幻灯

2008年6月14日。蔡林(中)在中天晟电子厂上班。(李亚隆/图)

1996年桂林村。蔡林(右)与邻居们在大院里共同生活了十年。(李亚隆/图)

1996年桂林村。邓少凤在自家门前,该房为六户人家土改时分得共有。(李亚隆/图)

1996年桂林村。一家之主的高秉全(右)享受着天伦之乐,勤劳的儿媳正在背水。(李亚隆/图)

1996年桂林村。6岁的柳林在即将被拆除的家门口张望。(李亚隆/图)

1996年桂林村。4岁的姚斌在自家门口,等待母亲从田里归来。(李亚隆/图)

2008年6月15日。86岁的邓少凤在屈原像前。她2000年从桂林村随姑娘搬迁到长江对岸的屈原镇。(李亚隆/图)

2008年5月25日宜昌市夷陵区三斗坪镇。高秉全的老伴谭文华(中)延续了老伴的遗愿,与儿子、孙子三代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李亚隆/图)

2008年5月25日秭归县高中。高三学生柳林在高考前通过体育锻炼减轻精神压力。(李亚隆/图)

2008年6月29日宜昌市第十三中。即将毕业的姚斌(右)。(李亚隆/图)

网络编辑:老黄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